南宁打人学生遭遇“人肉搜索” 网友呼吁尊重隐私
近日,一段南宁中学生打人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男一女两名中学生被其他十几名学生殴打,时间长达3分多钟。经记者核实,事发地为民主路小学旁的民建巷。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但并未公布调查进展。视频通过网络传出后,引起众多网友愤慨,网友开始对打人者展开人肉搜索,部分打人者被网友公开,逐渐出现“网络暴力”倾向。有网友呼吁,应尊重未成年人隐私。
网传:十几人围殴2名学生
在这段网络视频中,一开始是多名身穿中学校服的女孩在殴打一名个子较矮的女孩。打人者不断用手扇被打者的脸部、头部,还有人用脚猛踹被打女孩,视频中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打人声音。一名背蓝色双肩包的女孩一边打人,嘴里一边发出各种嘲笑的声音。
刚开始,动手的主要是四五名女生,其他人都在围观,还有不少人拍照。其间还能清楚地听到一名拍照者说:“好恐怖。”打了大约1分半钟,打人者将被打女孩拖到巷子另一边继续殴打。此时,视频画面中出现了另外几名男学生,正对一名男生拳打脚踢。
过了一会儿,被打的男女学生被逼到了墙角。此时,被打的男生走到被打的女生前面,似乎想不让其他人继续殴打女生。突然,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男生冲过来,一脚踹到被打男生身上,男生被踢到一边,现场发出一阵惊呼。随后,几名男生把被打男生按在地上,一名男生猛踹被打男生头部。
在被打过程中,两名被打者始终一言不发,用手护住头部。视频中,说话的人都操着较重的南宁口音普通话,看样子事情应该发生在南宁。视频结束的时候,一名女生竟然说:“打得手都肿了。”
调查:事发民主路民建巷
有网友发帖称,事情发生在民主路小学旁的民建巷。昨日,记者来到该巷子看到,这里的场景确实和视频中一模一样,但有一面围墙似乎重新粉刷了,打人的事情应该过去有一段时间了。这段路行人较少,旁边也没有居民区入口,记者没有找到目击者。
视频上传至网络后,网友很快对打人者展开人肉搜索。根据网友搜索,视频中背蓝色双肩包的打人女生是南宁市第四中学初三某班的某某,穿粉色鞋子的打人者是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初一某班的某某某,拿大锁的打人男子是南宁市第三十八中某班的某某某,被打的男生也是三十八中的。
事实是否如网友所说呢?记者致电南宁市第四中学校长曾广军时,他表示,此事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现在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有没有该校学生参与其中呢?曾广军回答说:“现在还不明确。”在南宁市第四十七中,记者表明身份表示想要进学校采访时,门卫表示由于中考正在进行,不方便让记者进去,同时拒绝给学校领导打电话。
据了解,南宁市青秀公安分局已经对此事介入调查。就调查结果,青秀公安分局向记者表示,此事还在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将由教育部门统一公布。
昨天中午,记者致电南宁市教育局办公室,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公安部门正在调查,还不能公布结果。
记者了解到,视频中打人事件已经发生超过一个星期,涉事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打人的学生则涉及多所学校,被打学生与打人者此前存在一些矛盾。被打学生事后并未向学校和家长反映,直到网上视频出现后学校和家长才了解此事。 目前相关部门还在对事件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
呼吁:尽快停止网络暴力
打人学生相关信息被人肉搜索出来后,很多网友转载到微信、微博、QQ空间、百度贴吧以及其他网络论坛,很快传遍网络。当事人的姓名、学校、班级、QQ号,甚至连平时的生活照都被翻了出来。由于当事人身份还无法确认,记者无法联系上他们,但这样的人肉搜索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把他们一个个揍扁。”“找人砍他。”“让我看到打死他。”……记者浏览微博、百度贴吧发现,绝大多数网友在谴责打人者,很多网友言辞十分激烈。在打人视频面前,一些网友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南宁一个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账号两次发微博,号召人肉搜索打人者。
第一个被人肉搜索出来的是南宁市第四中学一名女学生,随后,大批网友进入南宁四中百度贴吧爆吧。这些网友在贴吧里灌水,发各种无用的信息,还有网友不断辱骂被人肉搜索出来的打人者。
种种迹象表明,打人事件逐渐演变成一场网络暴力。
“他们还是未成年人,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宽容。”网友“呆呆最帅”评论说。有网友表示,虽然视频中打人事件性质恶劣,但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同时,也应该给这些小孩认错、悔过的机会。
(记者 梁成龙)
网络视频截图
■最新进展
被害方已报案 校方安排心理辅导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赵金玲)近期,南宁市发生了一起多名青少年在校外打骂两名学生的事件,有关情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引起了较多关注。昨天,市教育局发现情况后,立即通报公安部门,并迅速成立工作组跟踪调查处理,并安排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目前,被害者已向警方报案。
据介绍,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协同警方尽快调查清楚事件细节,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推动问题妥善解决,安排专门人员安抚被打学生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定对违纪违规的学生严肃处理,加强教育。
同时,教育部门将以此事件为警示,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品行意识、法纪意识、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在校学生日常行为,今后教育部门和学校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品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呼吁广大家长履行好学生校外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共同努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记者短评
别因“未成年”而不惩戒
这段视频,看了实在让人揪心:不仅给青少年造成恐惧、留下心理阴影,同样也容易造成一些青少年对他人、对社会产生偏见和误解。
青少年好奇、轻狂、冲动,他们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效仿。比如,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的传播更易被效仿,导致青少年遇事容易意气用事,他们觉得这样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同样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父母将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怕子女吃亏,无形中让独生子女形成唯我独尊的心态。过分溺爱子女,就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青少年在学校里,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护他人、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但是,有些教育机构爱以“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来抓学习,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一些青少年也许学习成绩不错,但在父母长辈的层层庇佑之下,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另外,攀比心理也同样使青少年之间容易产生歧视。
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一些部门往往会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由从轻处理,甚至有可能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施暴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这样就给身边的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
这类事件,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预防青少年暴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在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司法力度,即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要建章立制、依法严惩。囿于“未成年”而不惩戒,也许才真是害了他们。(记者 潘国武)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