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港:从“小散差”走向集约化

20.02.2015  13:22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孟振兴

        2月4日上午8时许,细雨飘洒在南宁港牛湾作业区橘红色门座式起重机上。作业区副总经理谢宏伟换上工作服,带领工作人员上岗待命,一艘千吨级的货运船舶早已在港口等候。

        “牛湾作业区的吞吐能力、泊位、堆场面积都远在6个旧港的总和之上,完全可以承接旧港的一切业务。”谢宏伟说。

        2014年初,南宁市政府决定关闭邕江沿线上尧、陈东、西江、三津、良庆、青龙等6个老旧码头。“这6个码头位于南宁市中心城区,靠泊船只威胁邕江取水安全、影响两岸景观,且设备大多陈旧过时。”南宁市港航管理处主任颜石宽告诉记者,已经开工建设的邕宁水利枢纽预计于2015年12月竣工,届时邕江南宁中心区段常态水位将提升至67米左右,依水而建的老旧码头大多将被淹没。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港吞吐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旧港的承受能力:2013年,6个旧港的年吞吐量总和达到325万吨,而其全部设计能力也不过194万吨,新港建设迫在眉睫。

        在旧港相继关闭的同时,2014年7月10日,南宁港牛湾作业区开港;9月24日,六景作业区开港。“与旧港相比,仅牛湾作业区拥有3台40吨级、6台12吨级门座式起重机,一期工程设计吞吐量达403万吨,完全有能力全面承接旧港的运输任务。”谢宏伟说。

      “以前装船作业只能在白天,货主再怎么着急也没用;现在港区可以24小时全天候作业,晚上装卸完全不是问题。”新年伊始,南宁港公司业务部主任杨益坤就陪同一位制糖企业负责人到牛湾作业区考察。码头上叉车、牵引车往来穿梭、井然有序,特别是南宁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规范化的管理运营模式,让这位经营者十分满意。

        南宁港设计年吞吐能力达766万吨,这一超前规划是着眼未来的大手笔。“较之贵港、梧州,南宁旧港基础设施已然滞后。”南宁港公司董事长邱文辉说,新港投入运营后,以往依托旧港的生产企业将被带出南宁市区,这对市区环境和交通状况改善都有积极意义。“老口船闸建成后,新港将承接上游百色、崇左等地的中转业务,全面提升‘黄金水道’的‘含金量’。”

        据了解,2014年,相关部门完成了南宁至贵港段的航道疏浚工作。“很多在南宁海事局辖区内注册的航运企业和货运船舶,常年在广东一带的珠江流域活动。”南宁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谭海波认为,南宁港的建设可望扭转这一局面。

        从“小、散、差”的老旧码头走向集约化、现代化的新港,磨合期仍在持续:“旧港晚上几乎不作业,逐渐养成了不少本土企业夜间不安排货物出库的物流习惯。”牛湾作业区总经理潘能军说,“就像过去坐汽车可以随手拦车、现在需要统一到车站买票一样,水运规范化肯定会让一些人不习惯,但这是水运发展的必然要求。”潘能军说,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企业接洽,协调生产、运输时间,以尽快适应这场物流业“拐点”的到来,让新港的硬软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牛湾作业区通港道路建设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加油站、商场、酒店等配套设施亦将快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