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盘点南宁的老街老巷 中山路南段曾是贫民窟(1/10)
中山路旧貌已在悄然改变 |
|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梁如雪/文 何学俏/图
生活在喧闹的城市,无意间行走到旧街老巷的某一方天地,看到某一处片瓦,总会觉得很亲切,那破旧的房子中仍然飘着儿时的味道。然而,它们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渐行渐远。
老南宁皆知,南宁市有十二条著名的老街巷,分别为金狮巷、中山路、兴宁路、石巷口、民生路、西关路、水街、云亭街、醒汉街、南国街、南环路、解放路等。这些古老街巷上的一砖一瓦,都记载着南宁市千百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南宁人原汁原味的生活轨迹。但是,伴随着这个城市发展的步伐,许多老街巷的旧貌已悄然“变脸”,往日繁华不在、沧桑不复,很多老街巷也已经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包围中逐渐萎缩,我们只能从镜头中去感受它们的岁月沉淀……
石巷口
此街明末已有
石巷口为南宁旧时“九口”之一,位于邕江北岸江边。清代、民国时期,南宁水路畅通,水运频繁,市场兴旺。以水街一带为交易中心,沿江有水街、石巷口、民生、江西等多处码头街市。据《南宁市志》记载,此街明末已有,光绪年间形成菜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路拓至2米宽,全用石条铺成,故名“石巷口”。
兴宁路
历史有名的商店多
兴宁路,以前由城隍街、考棚街和新西街组成。从民生路口到金狮巷段,因接近金狮巷里的城隍庙,所以叫城隍庙街;接近中山路的那段街道,则因两旁的商店多经营科举考试时文人所用的文房四宝,故名为考棚街。兴宁路历史上较有名的商店有南宁西药房、华强书局、文海楼书店、达时印务局、唯一甜品店等等。
民生路
曾自西向东横贯全城
今天的民生路,北起新民路南至当阳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民生路最长的时候曾自西往东横贯当时的南宁全城。后来,民生路的这一地段旧貌换新颜,蜕变为现在的步行街。
解放路
曾是最繁荣的街道之一
解放路最初叫沙街。民国期间南宁3条最繁荣的三条街道(民生路、兴宁路和沙街)之一。1932年,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主政广西,当时将沙街、鸡行头街和镇北街,连成一条路并改建为水泥马路。马路建成后,以新桂系首领李宗仁的字“德邻”命名,为“德邻路”。到1966年,德邻路被改名为解放路,此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南国街
清代已有 曾多次改名
南国街清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914年,南宁市电灯局设于此地;1921年曾改南郭街、黄泥巷。南国街作为老街巷,在七星路、中山路夹包下,闹中取静。
金狮巷
北宋老墙仍矗立
金狮巷一直被称为南宁市十二巷“之首”,民居群分南北两列,是南宁市区唯一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金狮巷里还有一段北宋古护墙,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苏忠勇祠”、“府城隍庙”的遗迹,原为北宋时邕州署衙门所在地,被誉为“邕州守护神”的北宋邕州知州苏缄在此英勇献身。2002年该遗址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街
名称来历说不清
水街在1932年前为石条路,而后不断扩建。关于水街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据说解放前,步行街、华强路一带的居民都要经过这里到邕江挑水吃,成条街水淋淋,因而得名;也有人说,水街之前是因为卖水的,才有“水街”之名。今天的水街其实是个农贸市场,但也有众多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小吃,不少小吃代表着南宁的饮食文化,很多“老南宁”往往只认准在水街上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南宁小吃。
醒汉街
名字取炮声震人之意
醒汉街由大同街至解放路,1932年由线行街改为现在的名字。醒汉街的名字来源于原来此地生产的爆竹,取炮声震醒人之意。现在的醒汉街大多店铺经营祭祀用品,巷子不长,除去巷尾的几家腊味品经营店外,其余是大大小小的祭拜用品店。
中山路
原有草鞋街 曾是“贫民窟”
中山路在明清时代只是4米宽的小路,1932年改造拓宽成20米,1953年铺上了沥青,大致有了今天的模样。据几位“老南宁”讲,现在的中山路北段,原来叫做南门,这个称谓早在明、清就有了。南门与现在的南环路交会处,叫南门口。南门口以南,即现在的中山路南段,原来是草鞋街,也叫南门外。草鞋街,顾名思义,专门住穿草鞋的人,是当时的“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