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走出“围墙”伴你成长

03.08.2016  21:35

广西博物馆志愿者指导孩子们进行拓印创作。


小朋友在创作自己的拓印作品。 本文图片由广西博物馆提供


广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受邀在商场开展“多彩拓印”主题活动。


南国早报记者  李岚

在这个暑假里,经常到新梦玛卡儿童城和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朋友们发现了不少新鲜事!原来,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儿童城中悄然引进了“扎染坊”,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同亲手制作传统的民族扎染,还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拓印工艺古老而独特的魅力;而以往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艺术、科学等兴趣班的孩子们,现在也可以参与到别开生面的“历史课”中,聆听“八桂”名称的由来与发展,并通过用轻黏土手工捏制“铜凤灯”、“大铜马”的过程,将文物的历史风貌铭记于心……记者获悉,上述种种有趣的活动,都是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馆外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教育活动

文化遗产周周学”启动

广西博物馆自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推出“文化遗产周周学”馆外公益项目,并与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南宁市少儿图书馆、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梦之岛百货(新梦)等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签约,积极推进各项活动开展。

文化遗产周周学”公益项目相继启动后,具有博物馆文化特征的课程很快进入了青秀区的多所学校,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以及老师们的认可。随着2016年暑假的到来,在梦之岛百货(新梦)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传统文化亲子课堂、瓯骆学堂等独具博物馆特色的本土历史文化科普课程,也以崭新的面貌输送到博物馆以外的更多地方,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着博物馆文化带来的愉悦。

博物馆教育“重参与、重体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博物馆教育。相关文件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这样的文化机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广西博物馆一直重视青少年教育,始终致力于挖掘馆藏文化与民族历史文化,积极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以亲子手工课堂和“瓯骆学堂”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周周学”馆内外课程在暑期的开办,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结合相关部门文件精神,扩大博物馆教育阵地,拓展社会教育领域做出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以“瓯骆学堂”为例,“瓯骆”之名,取自广西博物馆的“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目前的暑期课程安排有《八桂溯源》《悠远的声音》《神秘的青铜纹饰》《碧海丝路》和《探秘博物馆》,这样的课程安排遵照了“瓯骆遗粹”展览的参观线索,文脉贯通,气韵流畅。

就尚未熟识广西博物馆陈列的青少年观众而言,课程的展开如同徐徐展开的展厅画卷,各项课程在内容上相互关联、补充,引导青少年从学习历史知识开始,接着通过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方式,探索文物背后所蕴含的美术及历史元素,最终在和当下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海上丝路文化中得到提升,激发青少年对“博物馆里的广西”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