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池市再建3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

12.05.2015  23:49

  河池网讯 (记者 韦剑平)近日,记者从市糖业生产办公室获悉,2014年,我市在宜州实施建设1万亩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简称“双高”基地)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2015年,我市再建3万亩“双高”基地,其中,宜州1.2万亩,金城江、罗城、环江各5000亩,都安3000亩。

  近年来,我市糖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甘蔗种植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甘蔗种植基地分散,机械化程度低,单产产量低,人工成本高。二是受国外低价糖冲击,制糖企业普遍亏损,进厂糖料蔗价格低,挫伤群众种植积极性。三是受水果、桑蚕种植比较效益影响,全市甘蔗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大力建设“双高”基地,是突破糖业发展瓶颈,推动糖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据了解,2014年,全区启动5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其中,我市在宜州试点建设1万亩。2015年,全区将再建设80万亩“双高”基地,其中,我市要完成建设3万亩。到2020年,全区要建成500万亩以上“双高”基地。

  据市糖业生产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双高”基地建设要达到“四化”的标准。一是经营规模化。流转或整合土地单块长200米以上、宽25米以上(7.5亩以上),单片面积200亩以上;“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后,单幅地块坡度在13度以下,机耕道路满足农机作业及糖料蔗运输车通行要求。二是水利现代化。三是种植良种化。全面推广已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四是生产机械化。深耕深松、种植、中耕培土、收获作业等要实现全程机械化。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甘蔗单产产量较低,平均亩产只有4吨,而“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要达到8吨以上。2014年,在宜州市试点建设的1万亩“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超过8吨,蔗糖糖分达14%以上。

  据了解,为推进“双高”基地建设,自治区、市、县三级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土地平整、良种、水利建设等实施资金补助。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调动制糖企业、糖料蔗种植公司、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设“双高”基地积极性,为全区、全市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