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资”激励孩子学习不可取
为让孩子寒假期间“心甘情愿”去培优班补习,家住武汉中北路的田女士借鉴了一个“好法子”:孩子去培优,她就给孩子发“工资”,起步五元钱,表现好还有奖金,最多一次可奖励20元。她说,孩子1月23日培优至今,共上了8次培优课,已经赚到70多元钱的“工资”。(2月8日《楚天金报》)
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听说过,也看见过,家长用物质奖励的办法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像田女士这样采取给孩子发“工资”的方法却几无所闻,激励孩子学习到了靠金钱刺激的地步,真的令人费解,也真的让人忧心忡忡。
不可否认,用物质、用金钱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吊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孩子缺乏稳定的注意力,且其兴趣在不断地转移和变化之中,这种方法很难有持久的效果,田女士的孩子向记者直言“打算拿挣的‘工资’买玩具,等钱赚够了就不培优了”就很能说明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味采取物质、金钱奖励的办法,孩子的注意力只会放在物质和金钱上面,且其胃口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最终导致他的功利心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膨胀,这样就会让孩子变成为金钱而学习,而一旦家长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孩子很可能就责怪家长不讲“信用”,丧失学习的“动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当然,笔者并不是一概反对用物质、金钱奖励的办法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这种上一节课发一次“工资”的方法太过直接,太过功利,很容易让孩子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实不足取。
这里必须提醒家长的是,无论采取物质奖励还是金钱奖励,都必须秉持2个原则,一是要有精神鼓励作支撑,即在物质奖励的同时,必须给予孩子精神层面的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这种进步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孩子才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才不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始终放在“物质”或“金钱”上;二是这种奖励必须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及其它行为习惯紧密结合起来,亦即要和孩子说清楚,父母奖励的不仅仅是考了多少分,而是其付出的艰苦努力和那种不服输的劲头,这样才能避免物质、金钱奖励的功利性,促使孩子把注意力始终放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奖励才有“正能量”,才可能收到好的激励效果。(孟木二梓)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