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父母双亡叔叔离世 大石山姐弟发出不屈呐喊(1/7)
东兰县弄兰村的蒙秀妹、蒙炳健幼年时就父母双亡,艰难生活着的姐弟俩想继续上学,却只有一个受助名额…… 记者 徐天保 摄 |
|
这是一对幼年时父母双亡,少年时叔叔离世的姐弟
这是一对与婶婶和堂弟妹在大石山里艰难生活的姐弟
这是一对会在上学路上向群山高喊“我要上大学”的姐弟
如今,14岁的姐姐将唯一的读书受助名额让给13岁的弟弟
山外的你 请倾听山里娃不屈的呐喊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占玲/文 徐天保/图
那是一片大石山,山路陡峭崎岖,令人望而生畏,就如同记者眼前那个13岁少年的坎坷命运。
少年名叫蒙炳健,大家都习惯叫他阿健。每到周五放学,他就会从山下的学校着急往大山里钻,这是在往家赶,曲折的山路在他脚下竟如履平地。1月23日,记者跟着阿健去他山上的家采访,踏上山路没多久,阿健就成了记者前方一个瘦小孤独的背影。
从河池市东兰县弄兰村小学去到阿健的家,有20多里路,中间横挡着两座大山。普通人要想走完这段路,要花3个多小时,而阿健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回到家。他回家的脚步总是那么急,因为这个家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失去了叔叔;因为他和他的姐姐,要与身受重伤的婶婶和4个年幼的堂弟妹相依为命;因为大他1岁的亲姐姐把继续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他;因为,他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大山深处的茅草屋升起了袅袅炊烟,远远看见哥哥回来了,阿健的堂弟妹们跑出来迎接他,阿健马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并朝他们大喊:“我给你们带了糖,快过来拿!”
1
命运多舛
至亲相继离世
阿健这一大家子7口人,共同住在一间破败的两层木屋里。屋子几乎没有木板,铺上几层茅草就是墙,在中间几根木条上铺上一层藤席,就成了2楼的地板,1楼是大家吃饭和养鸡的地方,阿健和堂弟们就住在这一层。2楼本是谷仓,没有窗,如果屋内不开灯,白天也是一片漆黑。阿健的姐姐蒙秀妹就和婶婶及堂妹们挤在2楼。
阿健4岁时,父母因病相继过世,姐弟两人就开始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那时候,婶婶的第一个孩子还没出生,叔叔经常外出打工,日子也还过得去。每当周末叔叔回来时,都会给他们带好吃的糖果和饼干,那是姐弟俩最开心的时刻。
随着堂弟妹的出生,这个家的负担突然变得沉重。秀妹和阿健很懂事地承担起更多的重活。刚过6岁,秀妹就开始背着背篓上山砍柴;阿健也跟在她身后,背着一个小背篓协助姐姐。除了砍柴外,他们还要下田收割、抬水浇菜……每到晚上,山风从茅草墙的孔洞里吹进来,但姐弟俩却一点都不觉得冷,能有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记者走进这间木屋看到,里面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的摆设是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这两件家里最昂贵的“摆设”,是叔叔几年前买的,说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深山里也能吃上新鲜食物,冬天不再用手洗衣服;可是阿健和秀妹却从来不舍得用。即便是冬天水再怎么冷,姐弟俩还是坚持用手洗衣服,他们不想浪费任何一度电,也害怕洗衣机用多了会坏掉。
就算是这种清贫的日子,也没能持续太久。去年12月,姐弟俩的叔叔因积劳成疾也离开了人世。由于婶婶抱病无法外出打工,堂弟妹又都还年幼,只能在家干农活。一家7口人唯一的现金来源就只有阿健姐弟俩每个月几百元的孤儿补助。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两姐弟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2
姐弟情深
相依相伴苦中作乐
尽管只比姐姐小1岁,但阿健一直感觉姐姐就是自己的依靠,而秀妹也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阿健。有一次,阿健感冒了,第二天起床晚了,迷迷糊糊的他想起还没去砍柴,赶忙穿鞋下床拿起背篓就往门外走。刚打开门,他就看见姐姐已经背了一大捆柴回来。“你生病了就不要到处乱跑,柴我已经帮你砍回来了,你赶紧去休息吧。”看见弟弟只穿了一件单薄衬衫就跑出来,秀妹十分心疼,她让阿健回床上躺着,自己把婶婶交代阿健做的活儿全部包了下来。
平日里,姐弟俩跟着婶婶一起去菜地种菜,阿健需要背上30斤水,秀妹总是会悄悄地替弟弟倒一些水到自己的桶里,以减轻弟弟的负担。前几年,秀妹被查出患有支气管炎,每次病发,她走路总会感到胸闷和气喘。看在眼里的阿健此后背水去菜地时,主动抢过姐姐负责的那桶水放到了自己瘦弱的肩上,“我是男的,肩头比你硬,我能扛!”
以往姐弟俩一同上学放学,阿健总喜欢走在前头,对身后的姐姐不顾不管。但在得知姐姐的病情后,他总会抢过秀妹的书袋拿在手上,并陪着她一起往前走。大山里面静悄悄的,常常只能听到两人的脚步声。有时太过于安静,为了驱赶内心的不安,两人还会朝着山谷大喊给自己打气:“我要上大学……”姐弟俩觉得,山谷里的回音就像在告诉他俩,这个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3
艰难选择
把读书机会让给弟弟
“老师,我很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我也很想读书,但我不能,弟弟更需要这个机会。”这是秀妹写给老师王霆的信。秀妹目前在弄兰村的弄兰小学读六年级,弟弟读五年级,两人都快要升上初中了。尽管初中是免学费的,但1个学期下来,住宿费、伙食费等七七八八加起来一个人也要1000元,这对于仅靠干些农活度日的婶婶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开销。去年12月,一位爱心人士来到弄兰小学,表示想要资助一名孤儿,王霆马上就想到了秀妹。王霆以为秀妹知道这个消息后会很开心,可没想到,秀妹只是眨了眨眼睛,“老师,我需要回去考虑下,现在还不能给你答复。”秀妹小声地说。“当时我就知道,她是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她才那么犹豫。”王霆回忆道。
那晚,秀妹第一次失眠了,她设想过很多次自己去读初中的样子。“到那时我一定要扎个马尾辫,因为头发长了会遮到眼睛前面,影响我看书。”就这么想了一夜,秀妹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秀妹带着弟弟来到王霆面前,“老师,我想把这个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让那位好心人资助他吧!”秀妹的话里透着坚定,看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你真的想清楚了吗,不后悔?”王霆问。秀妹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过身去叮嘱阿健,要他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替姐姐走出大山。六年级还剩半个学期,但秀妹也不打算去了,这个冬天,这个家需要她的细心照料。离开心爱的学校前一天,秀妹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王霆,感谢王老师能找来好心人资助他们,自己早已做好了回家干农活的准备,因为家中还有4个年幼的堂弟妹需要人照顾。现在她可以专心地边干农活边照顾家里,等成年了再出去打工供弟弟读大学。
从那天起,在那条长长山路上,山谷里姐姐的回音就再也没有响起。
4
一夜长大
他要为家拼出个未来
姐姐当着老师的面说出那一番话后,阿健心里起了明显的变化。往时,他一下课就喜欢跑到教室外边和同学打闹,最近他却开始躲在教室里认真练习写字。阿健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比较一般,为了在这个期末取得好成绩,他常常在晚自修时跑去教师办公室请老师帮他补课。“他以前很调皮,现在学习则很认真,写的字也越来越好看了。”阿健的班主任廉付连说。
阿健说,他从没想过姐姐会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他,“我学习等各方面都不如她,她不该给我。”阿健被姐姐的决定震惊了,他也曾想过拒绝,但姐姐却严厉地制止了他这个想法。阿健暗暗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力量,为他和姐姐拼出一个美好未来。
命运弄人,就在秀妹把读书机会让给阿健后不久,去年12月底,他俩的婶婶外出归家时,搭乘摩托车出了意外,连人带车滚下了山坡。在得知婶婶受伤住院后,姐弟俩哭着跑到王霆面前,请求老师借电话给他们,让他们打到医院了解婶婶的情况。“要是婶婶也没了,我们就真的成了孤儿了,我们真的害怕!”两人哽咽着把话说完,哭得更厉害了。王霆不住抹泪,柔声安慰两人,让他们不要往坏处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第二天,王霆带着秀妹赶往河池市区看望她婶婶,阿健则主动留在家中照看堂弟妹,即使是遭遇如此困境,家里的农活和卫生打扫都一样不落。当天夜里,哄完1岁多的小堂弟睡着后,阿健轻手轻脚地打开一盏小灯,就着昏黄的灯光温习起功课来。现在不管多晚多累,阿健会温习一遍功课才入睡,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姐姐的承诺。
记者手记
谁能听到山谷中的无声呐喊
去年年底,秀妹在干农活时感觉到胸口疼痛,呼吸紧张。当时前来山里探望他们的阿姨带她去了板升乡的一家诊所检查,结果发现她的气管炎加重了,而且心脏有些供血不足。“当务之急,就是请假在家休养,千万不能再干重活了。”替秀妹看病的韦医生说。按理说气管炎并不算大病,但由于秀妹经常干重活,吃得不够营养,她的病一直没法好转。如今秀妹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上学了,她开始变得有点爱坐着发呆。
尽管需要静养,但是像洗衣服、做饭、看孩子等“小活”,秀妹依旧每天都在做。空闲时,秀妹还会找来书本温习,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重返校园。记者问她发呆时都在想些什么,她说,她想起王老师带她去市区医院看望婶婶的那天,那是她生平头一回进城,街上时髦的年轻人、往来的车辆、高大的楼宇,都让她目不暇接。在路过一家蛋糕店时,扑鼻的香甜味让秀妹停住了脚步。这个从没吃过蛋糕的山妹子,望着橱窗里造型可爱的奶油蛋糕,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不得不说,在和蒙秀妹和蒙炳健两姐弟相处时,记者感觉到两人的谈吐和行为都有些早熟,婶婶兰朝花虽然只会讲当地方言,但当提起二人时,婶婶的脸上总会露出宽慰的笑容。由于家贫,除非有客人来,这一家7口人除了过年过节几乎吃不上肉,更多的是吃玉米糊、红薯等杂粮。阿健在学校时,总会把老师或同学给的糖果偷存起来,到了周末带回家中给弟弟妹妹们吃。
目前,两人的婶婶已经痊愈回家,但干起活来还是会腰疼,姐妹俩总是想着要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不想让婶婶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