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犹在,遗韵难寻——广西彩调面临生存困境
电题 :古风犹在,遗韵难寻——广西彩调面临生存困境
新华网南宁12月23日电 (钟泉盛)“彩调锣鼓响,迎接贵客来哟!亲朋那个好友,请到我的家,穿起那个红袍化呀红妆,甩起那个花扇戏步走,乐嗨嗨的彩调唱吉祥,唱起彩涧人欢畅……”这段喜气洋溢的唱词,出自经典彩调剧《唱起彩调迎客来》。然而,曾经繁华的广西彩调如今面临传承乏力的困境。
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的彩调剧,曾在广西城乡广泛流传,已有250多年的历史。随着傅锦华等老一辈彩调剧演员相继去世,彩调剧传承出现“荒漠化”,面临经费拮据、人才流失等尴尬局面。
风行一时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嗬嗨戏”等,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在广西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叫“调子戏”,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
据专家介绍,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未形成为戏剧。在流传期间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发展。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扩大了这一剧种的影响。
“彩调剧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许多传统彩调剧目,如《杨京带小》《王三打鸟》《娘送女》等,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深受百姓喜欢。”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团长蒋剑说。
197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电影《刘三姐》,该片由吴永刚、陈正鸿联合执导,傅锦华、张青、岑汉伟、罗亮等主演,这部电影融合音乐片、风光片等多种样式。影片中美丽的山歌、美丽的山水和美丽的刘三姐,让观众记忆深刻。这部影片的上映将彩调剧推向了新高度。
面临失传
然而,随着老一代彩调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彩调剧本以及舞台表现形式陷入瓶颈。
“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唱彩调啊,很多彩调剧团有编制,有不错的工资,但就是招不到人。如果只剩下我们这帮‘老家伙’在努力,很难保住彩调的根。”,国家级彩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覃明德说。
记者采访发现,在群众基础最广的桂北地区,彩调仍然是群众业余生活的一项“重头戏”。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一片空地、一个音响就能搭起来的彩调舞台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覃明德认为,人才断层现象已成为彩调传承的最大危机。
此外,经费缺乏也困扰着彩调传承。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家协会主席常剑钧说,在文化事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的今天,面临在市场中“失宠”窘境的彩调剧无法用可观的薪酬吸引年轻人才,也很难依靠大手笔、大制作实现彩调的复兴。
据统计,广西目前有2000多个业余彩调队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城市专业彩调团只有3家。彩调剧主要吸引的是老年观众,年轻人对这一剧种“不关注、不了解”。
彩调的人才培养也是传承的一大难题。目前在广西只有广西艺术学校设有彩调专业,而且不定期招生,许多队伍的彩调演员主要靠文化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输送。老一辈艺人大多已去世,或退休。由于待遇偏低,年轻人来的少,走的多。
多年研究彩调文化的梁熙成认为,彩调和中国许多优秀地方剧种一样,步入了“生于草根、死于庙堂”的文化怪圈。梁熙成说,专业彩调市场狭小,后继乏人;彩调演出古风犹在,遗韵难寻,这正是彩调剧面临的现状。
民间合力
为了避免这一地方剧种失传,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彩调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彩调剧的“复兴之路”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在此之前的2004年,为重新打造彩调剧《刘三姐》,广西彩调剧团领导班子号召员工踊跃集资,得到全团80多名在职人员的响应,短期内为新版彩调剧《刘三姐》筹集到了35万元的改编和排练经费。
如今,各个新编版本的彩调剧《刘三姐》在广西各地得到“新生”。2013年6月,大型精品彩调剧《刘三姐》迈出国门进行全球巡演。
常剑钧认为,彩调发展特别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加大中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一批基本功过硬,深得群众喜爱的优秀中青年演员;二是加大剧本创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现有传统剧目的修改力度,去糟粕存精华,新编传统彩调戏要适应时代特点、符合群众口味。要新创作一批反映农村生活,有着浓厚农村生活气息的大型、小型的彩调艺术作品,在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舞台呈现形式上精益求精。
为了将彩调剧更好地在年轻人中推广,覃明德今年创新推出了时长22分钟的微型彩调音乐会,并在第四届广西彩调艺术节期间展演。
“我今年导演拍摄了4个微电影,这种形式非常时尚,于是我萌生了打造微型彩调音乐会的想法,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覃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