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是馅饼,也有陷阱

03.01.2015  16:14

  原标题:可穿戴设备:是馅饼,也有陷阱

  去年的智能穿戴产品可谓大爆发,但是商业化的普及却并没有概念火爆。可穿戴产品从谷歌眼镜、娱乐控制、儿童监护、健康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服饰到通讯等领域,资本云集,技术比拼加速。

  尽管可穿戴设备犹如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但如果盲目地跟随国外的路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容易掉入陷阱。今天的智能穿戴不是比拼技术、硬件的时刻,而是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商业化路径的时刻。

  面对2015年,资本要冷静,技术人员要冷静,创业者们更要冷静。智能穿戴产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它不是单纯的互联网产品,也不是单纯的硬件产品,而是一个以人、设备、智能三者融合的产品,所以不能简单的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智能穿戴产品,也不能简单的以硬件的思维来思考智能穿戴产品,而是要抓住智能穿戴的核心,就是与人绑定,并为人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只有理解了可穿戴设备的本质,才能让我们在产业商业化路径的思考中不至于迷失。

  回顾可穿戴设备这两年所走过的路,似乎业内外目前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理解都有些局限。当然这跟产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从产业探索者自身的角度出发也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看,也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

  之所以目前大部分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停留在智能手表、手环的层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国外企业技术路线的影响,比如耐克、三星等;二是产业在商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产业链技术的限制,迫使大部分的创业人群选择了从手表环节下手。

  其实对可穿戴设备真正的理解是在计算机技术微型化之后,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小型计算机,并不局限于人体。当然就人体可穿戴而言,也分为体表外的可穿戴设备与植入式可穿戴,智能手表、手环只是体表外可穿戴设备的一种形态。

  除人体可穿戴之外,还有给动物、宠物的可穿戴设备,给花草树木监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给工业设备所穿戴的设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GE的工业互联网,最为核心的技术要素就是借助于给工业设备穿上可穿戴设备以监测其工作,而国内在工业领域的可穿戴设备起步较国外相比稍晚了一点。这些将会是2015年以及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可穿戴设备的话,那就是:“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钥匙”。这也正是可穿戴设备与手机以及其它智能硬件之间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人与物之间的数据化连接,这是手机无法做到的,也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抑或是物联网等产业无法做到的,只有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化,更是将物与人进行有效连接的一把智能钥匙。陈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