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右江区“四支力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15.05.2015 17:43
本文来源: 建设厅
编制扶贫规划108篇
走进108个行政村,了解村屯关注问题2500多个,走访困难群众家庭3900多户。2014年至今,全区工作队员通过实地走访、摸底调查,共编制《右江区2014-2015年“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规划》108篇,签订《右江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108份,制定任期公开承诺事项800多条。
驻汪甸瑶族乡工作队员王佩鑫驻村后,经过实地调研,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编制出《长平村2014-2015年“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规划》。目前,长平村工作规划中列出的1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有7项具备或初步具备可完成条件,3项完成了申报。
培训农村党员10000多人次
为了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转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作风、思想认识,该区工作队员积极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召开基层专题组织生活会等专题活动,共组织学习讨论324场次,查摆出问题864个。
此外,驻该区的工作队员还积极协助新任村“两委”班子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议事决策制”、“四评议两公开”、“三会一课”、“1234工作法”等重大事项议事程序和机制,使村“两委”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沟通,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区工作队员共协助组织培训农村党员10352人次,发展农村党员102名,协调资金87万元购买村部办公设备,帮助修建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个。
引进项目资金9564.8万元
该区工商联工作队员谢克先积极联系后援单位,通过给予免费机耕、赠送种苗等多项优惠政策,引导派驻的阳圩镇华村村群众新增芒果种植200亩、鸦胆子种植400多亩、网箱养殖100箱,有力地调整了该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驻该区的工作队员发挥门路广、点子多的特点,多方面引进新项目或农业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据统计,驻该区的工作队员共引进项目289个,引进项目资金9564.8万元;争取到各种捐款581.4万元,联系到的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235.1万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274个;引导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农户3872户;共协调各部门开办技术培训班426期,组织培训农民35781人次。
为民办实事好事1845件
百色市市政管理局派出业务骨干黄逸到泮水乡谷七村任第一书记,通过努力争取社会爱心帮扶,为谷七村小学争取到380L太阳能热水器一套,解决了该校寄宿生和老师冬天无热水洗澡的难题;该区旅游局派驻四塘镇六律村的第一书记覃琴积极对接区水利局,完成六律村那力屯、东威屯、那览屯3个屯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共计投资36万元,解决了10000多名群众的饮水难和饮用水安全问题。
去年以来,驻该区的工作队员强化服务意识,致力于解决农村“发展难、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等突出问题,切实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真受益的实事好事。
2014年至今,队员们为民办实事好事共1845件,落实帮扶资金超1700万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2100多个,新建垃圾池674座、垃圾焚烧炉442座,配备垃圾桶(箱)2427个,配备垃圾清运车、手推车786辆,新建沼气池213座。
调解民间民事纠纷216起
驻该区的工作队员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村党员群众宣传维护农村稳定的政策,收集并及时上报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况信息,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该区调处办派驻泮水乡平泮村的第一书记潘华勇积极参与该乡的维稳工作,先后调解邻里纠纷并达成协议2起,调解平泮村与水楞村沉积20多年400多亩的跨村山林纠纷1起,化解了双方多年的积怨。
2014年至今,驻该区的工作队员排查登记农村矛盾纠纷12起,调解民间民事纠纷216起,出版固定法律宣传板报284块,标语1500多份,文艺队演出60多场,有效地防范了各种矛盾纠纷的激化,确保了社会的稳定。(杨来 黄英)
本文来源: 建设厅
15.05.2015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