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治“穷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政府工作报告向贫困发出宣战:“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场硬仗如何打赢?广西代表委员们纷纷集智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贺州市市委书记赵德明带来了《关于增设南岭山区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议》,呼吁有关部委提高重视,尽快立项实施,让南岭山区贫困区域包括桂湘粤三省(区)7市31个县(市、区、管理区)的1293万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这一建议在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截至3月10日,赵德明的建议得到了湖南14位代表、广东37位代表和广西15位代表,总计66位代表的签名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如何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思考。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莫小峰指出,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识别方法和程序是在规模控制的前提下进行,造成相当数量的贫困村、贫困户由于指标限制无法获得精准扶贫。她建议国家完善精准扶贫识别工作机制,以2013年工作为基础,批准贫困村自上而下地开展精准识别。
全国人大代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告诉记者,我区近年通过建设集中生态移民安置点和廉租房等,加大易地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之衍生新的问题,即搬迁出来的群众无法顾及原来村屯的耕地。他对此感到忧心。经过深入调研,他建议加快土地流转,吸引社会资本对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进行综合连片开发,同时希望国家把群众丢荒的耕地以退耕还林补助的方式,通过延长年限给予政策扶持。
“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仿佛还回荡在耳边。代表委员们认为,既要抓物质扶持、产业开发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扶贫”,也要抓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等看不见、利长远的“软扶贫”。“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民特别是农民子女培养成有技能、适应城镇生活、满足城镇化需要的人才,成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一个理想方式。”
驻桂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建议,将连片特困地区初中学校集中到县城,将可塑性强的小学毕业生集中到县城就读,将职业教育放在市里办学,形成学习、就业、安家一条龙的脱贫致富模式。
驻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接力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覃文静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民族贫困地区孩子们缺乏阅读的后遗症,在作文上普遍表现为:文不从字不顺,文章结构、章法混乱;视野狭窄,思维僵化;知识性、常识性错误频出;《语文课程标准》着重训练的发散思维无以表现。这将对他们未来求学、求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她建议再次启动“民族贫困地区学生阅读工程”,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阅读开阔视野。
“要把广西的‘穷根’斩断、根除!”代表委员们表示,希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记者 许丹婷 蒋予昕 王万程)
编辑:覃斌 审核:林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