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新生儿出现黄疸千万别大意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分清
梁玉颖说,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如果宝宝的精神很好,吃奶也正常,那么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消退。生理性黄疸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皮肤红润黄里透红,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不发生核黄疸。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比较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布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要特别注意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由肝炎、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宫内感染等引起。非感染性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由新生儿溶血、胆道封闭、胎粪延迟排出、母乳、遗传性疾病、药物等原因引起或加重。梁玉颖提醒各位妈妈,以下几类黄疸需特别注意: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炎病毒感染最常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白陶土色。
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若在此哺乳,胆红素又上升。目前,这类黄疸的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重在防治
梁玉颖说,有病理性黄疸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它是疾病的一种表现,任何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黄疸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胆红素脑病”,会出现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其预后差,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重在防治,如:孕妇期防止弓型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新生儿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等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记者 刘力 通讯员 唐厚莉)
原标题:专家告诫:新生儿出现黄疸千万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