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荣誉 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影响
青蒿素治疗疟疾让全球受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新闻背景
“中国神药”青蒿素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
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盘点得过诺奖的女性
记者根据诺贝尔官网公布的信息梳理发现,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到2014年的百余年间,共有575名科学家荣获了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然而女性仅有17位,占比不到3%,其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国籍以欧美为主,屠呦呦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女性科学家。
迄今为止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为:
1903年 马丽亚·居里(波兰) 物理学奖,对放射性现象所作出的卓越研究工作;
1911年 马丽亚·居里 (波兰) 化学奖 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钚 ;
1935年 依琳·约里奥·居里(法国) 化学奖 在放射性元素合成方面的贡献;
1947年 盖提·拉尼兹·考瑞(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糖元的催化转化机理;
1963年 马丽亚·古博特·迈耶(美国) 物理学奖 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1964年 多萝西·霍奇金 (英国) 化学奖 发现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结构;
1977年 罗莎琳·苏斯曼·亚娄 (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创立对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
1983年 巴巴拉·麦克林斯托克(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转座子即基因是可以移动的;
1986年 瑞塔·莱维·蒙塔尔西尼(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生长因子;
1988年 格特鲁德·艾琳 (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理学机制;
1995年 克里斯丁·瓦哈德 (德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早期胚胎发育的控制机制;
2004年 琳达·巴克 (美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嗅觉方面的卓越研究;
2008年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2009年 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澳、美) 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领域的先驱;
2009年 阿达·约纳特(以色列) 化学奖 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2009年 卡罗尔·格雷德(美国) 化学奖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2014年 梅·布莱特 (挪威)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2015年 屠呦呦(中国) 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人物
屠呦呦
屠呦呦
姓名由来: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国籍:中国
年龄:85岁,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成就: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获奖原因: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让全球上亿患者受益
获奖荣誉:
2011年 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1年 她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美国拉斯克奖。这一大奖在世界医学界也具有很高的声誉,其获得者有近四分之一后来获得诺贝尔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
2011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2012年 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5年 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村智
大村智
国籍:日本
年龄:80岁
成就:微生物学家,他专注于研究链霉菌,这一菌群生活在土壤中,能够产生很多活性化合物。他用独特的方式大批培养菌株并保持其特征,然后从土壤中成功分离出新菌株并成功移植到实验室中,再选出其中最具活性的50株作为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这些菌株中的一个,后来被证明是阿维菌素的来源。
获奖原因:在治疗盘尾丝虫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方面作出的贡献
威廉·坎贝尔
国籍:爱尔兰
年龄:85岁
成就:寄生虫领域的生物学家,坎贝尔从大村智手中收购了大批链霉菌菌株以探求其功效,并证明其中一个菌株对牲畜寄生虫非常有效。这种活性物质提纯后命名为阿维菌素,此后又改进为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最初作为兽药,但后来发现它能够治疗人类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由此在非洲、拉美地区广泛分发使用,有效抗击了线虫类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获奖原因:表彰他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编辑:农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