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日军围攻 南宁沦陷
▲1939年11月24日下午日军占领南宁。图为11月29日的日军入城仪式
1939年8月14日被日军飞机炸毁的中山路的道救医院(曾在今基督教堂处)
开栏语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序幕拉开。
在艰难残酷的八年抗战中,南宁先后两次沦陷,惨遭日本侵略军蹂躏,但并没有使南宁军民屈服,上至爱国将领,下至游击队员、黎民百姓,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抗日战歌,唱响了中国大地。
近期,本报记者走访搜集了抗战时期部分珍贵的相片,相片里的场景、人物、物件无一不在述说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图说南宁当年抗战事》,与读者一起,从相片说开去,共同感受南宁军民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
桂越国际交通线,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起到战时外援交通大动脉的作用。日军为切断外援通道,从钦州湾登陆企图武力占领桂南,于是发动了一场进攻南宁的军事攻势,摧毁南宁,军民损失惨重。
日军分三路对南宁实施包围
抗战期间,南宁是中共地方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卢沟桥事件发生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其间,日本侵略军的飞机频繁空袭南宁。
1939年11月初,大量日军军舰驶入钦州湾。随后,日军在防城的白龙、企沙、龙门、合浦等海量测量水位、安置浮标等,并派出测绘部队、谍报人员收集钦州湾水文和桂南气象资料等,为登陆作战做好准备。
1939年11月13日,由安藤利吉指挥的日军第5师团等部队,在日军第5舰队、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等多兵种协同下,以暴风雨为掩护从海南三亚出发。11月15日,日军主力先后在钦州湾的企沙和龙门登陆。
占领防城钦县后,日军北上对南宁市区执行三面包抄:西路由及村源七少将率领的第9旅团从防城、贵台、那陈、吴圩、沙井方向迂回南宁;中路由中村正雄少将率领的第21旅团从大寺、大塘、那马、亭子方向正面攻击南宁;东路由盐田定少将率领的台湾混成旅团从小董、百济向邕宁那莲、蒲庙迂回南宁。
沿途上,日军均受到国共两党军队的强烈攻击。
轮番轰炸南宁民众伤亡惨重
日军偷袭钦州入侵桂南后,国民党政府军委会紧急从粤湘赣鄂等省调动军队增援。桂林营的指挥官白崇禧除命令驻桂南的第46军调兵固守南宁外,还急令第31军停止东进,回师南宁。
白崇禧调兵遣将企图拦阻日军对南宁的进攻,命令第175师、新编第19师星夜向邕钦公路沿线靠拢,组织兵力乘夜奔袭小董、大寺、贵台一带的日军,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巷战,试图拖延日军的攻势。没料,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日军为配合地面尽快进攻,在11月21日出动三十余架飞机8次轮番轰炸邕江两岸的中国军队阵地和沿江民房,企图摧毁守军阵地。正在赶赴南宁增援的中国军队,也在武鸣、永淳和宾阳等地,遭到日军飞机的多轮轰炸。
11月22日,日军再次出动大批飞机向布防在邕江南岸、北岸的中国军队阵地轮番轰炸,中国军队和南宁民众伤亡惨重。外阻援军,内炸阵地,导致中国军队和南宁群众损失惨重。22日晚,日军主力抵达邕江南岸,南宁沦陷危在旦夕。
进攻南宁只为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
11月23日,日军敢死队利用抢夺来的民船和竹筏等工具,在飞机和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从邕江南岸多处强行渡江,进攻南宁。
布防在南宁城内的中国军队第170师、第135师和第200师599团,与其南宁地方宪兵和警察临时组建的宪警团,在青秀山、竹排坑、凌铁渡口、大坑口至西乡塘等沿江北岸一线排开,与强渡邕江的日军展开浴血奋战。
据史料记载,日军当天共出动飞机四十余架次,东郊和城区沿江被炸毁的房屋达几百间,守军和居民死亡上千人。据守在竹排坑一带的中国守军,被炸死一个营以上。11月24日,由于城内中国守军三面受敌,陷入困境……
记者在多份资料查询发现,这是继1938年广州、武汉先后沦陷后,中国沿海口军全部沦入日军手中,中国对外贸易和外援物资通道只剩下桂越交通线、滇越交通线和滇缅交通线。其中,桂越线当时的运量最大,月达10000吨以上。
原来,日军进攻南宁的军事行动,只为了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并借此发动军事攻势,武力占领桂南。南宁沦陷之后,又发生什么故事?敬请关注下一期的报道。(记者 潘国武 整理 宋延康 翻拍)
(本文参考《中国共产党南宁历史》《图解中共南宁历史》等书籍)
感谢中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协助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