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不能恶心别人,成全自己
周立波的“犀利大嘴”又惹事了。6月27日晚播出的《中国梦想秀》上,周立波评价汉服表演像是洗浴中心出来的,遭到诸多网友质疑。节目中一位圆梦者表示,对周立波不了解汉服文化表示理解,但对他的说法无法认可。浙江卫视方面称对周立波言论不方便多谈。周立波方面则一直没有回应。(6月29日《华商报》)
即使用对言论最宽容的标准来看,周立波的“洗浴中心”论也失之尖刻,考虑到表演者中还有女孩儿,这种“毒舌”给听者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会更大。周立波可以不喜欢汉服,可以客观地说出表演者存在的不足,但不能不顾及他人感受,对汉服肆意戏谑嘲弄。这并不是否认言论自由,而是强调,每个人的自由都不能越界。
事实上,周立波贬低不了汉服,反而暴露了其对汉服的无知。真正令人诧异的是,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怎么就敢大放厥词呢?这其实与现今不少电视节目以明星为卖点、以“毒舌”造话题的制作思路关系莫大。
周立波是名人、是红人,于是就成了不少节目的座上宾,成了不少追梦者口中的“导师”。周立波也许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这个舞台上全知全能,拥有决定表演者命运的权力。当一个人过于自信,往往就会无所顾忌,忽略他人感受,只图自己一时嘴快,“毒舌”言论也就自然脱口而出。
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娱乐节目中并不鲜见,也正是一些节目制作者有意无意中希望达到的节目效果。一些明星嘉宾以“毒舌”著称,以讽刺挖苦为乐,确实也制造了一些话题,提升了节目话题度与知名度——但这带来的绝不是什么美名。
君不见,选秀节目《超级演说家》中乐嘉醉酒爆粗,还美其名曰说是“真实表达”;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张绍刚频出恶语,甚至有把人骂哭的“壮举”;春晚舞台上,蔡明连续两年扮演“毒舌老太”,大有要把“毒舌进行到底”之势——“无毒舌不娱乐”,似乎成了电视节目取悦观众的秘诀。但问题是,观众的欣赏水平就真的停留在这种水平吗?
像周立波这样的嘉宾可能没搞清一件事,那就是他在节目中的作用是成全别人,而不是成就自己,不是卖弄自己的“毒舌”,而应该创造机会让表演者出彩。电视节目制作者、把关者也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媒体是社会公器、节目是面向公众,不能没有起码的职业伦理和价值底线。俏皮话也好,幽默也罢,都应该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如果总是取笑他人、凸显自己,这样的节目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段思平)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