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吁通信和金融行业实名制 防范通讯诈骗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代表委员建议,要从贩卖个人信息等源头打击通信诈骗,督促通信和金融行业落实实名制,把反通信诈骗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案例 “千人计划”专家亦中招
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仅上海市就破获通信诈骗案件4209起,同比上升64.8%;捣毁平台、窝点共计197个,同比上升18.7%;因通信诈骗犯罪导致群众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已出现金额数千万元的大案。
传统印象中,老年人容易成为通信诈骗的受害者。然而,随着通信诈骗技术升级、花样翻新,不少新的群体相继中招。
一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说,该校一个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专家,刚回国就遭遇通信诈骗。对方说要配合警方调查,让他把钱转到安全账户,结果他被骗数十万元。
一些犯罪手法也“与时俱进”。比如,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一些地方为适龄生育人群提供补贴和奖励。据媒体报道,四川省宜宾市的年轻人王某接到电话,说财政局要发给他“新生儿营养补贴”,王某信以为真最终导致受骗。
幕后 侦查难、取证难、追赃难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原副主委高美琴认为,通信诈骗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犯罪成本低廉,收益巨大。一条几分钱的短信就可能让受害人损失惨重,但实际破案率和起诉率都很低,犯罪分子因此胆大妄为。
在打击通信诈骗方面,虽然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力度,但也面临着不少障碍。首先是侦查难。很多实施诈骗的人躲在国外,用改号软件向国内打电话,这类犯罪手段智能化、职业化,侦查起来颇有难度。
其次是取证难。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副总裁陈伟才说,由于通信诈骗经常“两头在外”,即诈骗窝点在境外、取款点在境外,给公安部门的取证带来很大麻烦。从实际破获的案件看,比较难以获得完整的证据链条,有些证据甚至是无法取得的,以至于出现“抓多判少”“重罪轻判”等问题。
最后还有追赃难。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实施境外抓捕的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即使抓捕成功,大部分赃款都已被犯罪分子转移、挥霍,难以有效追缴。
建言 把反诈骗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严诚忠认为,应该把反诈骗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更好保护个人信息,同时加强警方与银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从源头上防范通信诈骗。
从目前情况看,通信诈骗主要分两类:一种是大海捞针式的群发欺诈短信或随机拨打欺诈电话。另一种是犯罪分子掌握受害人相关信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诈骗。
在严打个人信息泄露、交易的同时,银行、通信运营商还必须抓好实名制的落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喆人表示,部分银行开卡实名制落实不到位,使犯罪分子能够非法购买大批量的银行卡用于诈骗活动。
同时,银行缺乏紧急止付手段、查询冻结涉案资金手续复杂,常以“不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权限”等为由拒绝紧急止付,使犯罪分子得以从银行转账提取受害人钱款。
一些代表委员还建议,应该成立由公安部门牵头,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共享和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在遭遇通信诈骗的时候,接警民警与银行专员只要“喊一嗓子”的工夫,就可实现被骗的钱快速冻结,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