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靖西舌尖上的年味——粽子

25.02.2015  14:20

  过年包粽子、吃粽子是壮族的一项传统习俗,靖西做为壮族人口聚居大县,这一习俗当然必不可少。用以制作粽子的靖西大香糯自古以来便有“中国十大珍米”之美誉,以“香”取胜,靖西的粽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更成为当地人逢年过节舌尖上的美味。

  在靖西,每逢过年,当地老百姓都会用靖西大香糯来制作粽子。靖西大香糯米质洁白,颗粒圆大光泽,煮熟的香糯饭雪白如玉,质地柔软,素有“一家煮糯,十家飘香”之美誉。在靖西,每逢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架起大锅包粽子过年。而如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会包粽子的人加入到了上班族的行列,因此每逢临近春节靖西县就有不少制作粽子的加工作坊,而他们的生意也相当红火。

  近日,我们来到一家挂有“靖西小吃名家”牌匾的粽子加工作坊,去尝一尝他们家的粽子在口味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周忠华和几个姐妹合伙开了这家粽子加工作坊,周忠华告诉我们,制作粽子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从选料、拌料、包馅儿到包粽子在到煮粽子,每一个步骤都得用心,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吃起来不仅能让人们品尝到过年那浓浓的年味儿,更让人感受到家乡的传统味道。

  据介绍,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了,以前都是每家每户都自己包粽子过年,现在都是来买的多了。到了这代人就很少有人会包粽子了。

  周忠华从小就学会了包粽子,而她做出来的粽子味道也是深受顾客的称赞。她制作粽子所准备的原料是筛好并去掉杂质的靖西大香糯、腌好的肥猪肉、绿豆泥、粽子叶、布线等。“我们包的粽子选用的是上好的猪肉,吃起来肥而不腻,这样口感才好。”在制作过程中,周阿姨告诉我们,这猪肉的选料和腌制很是关键。

  周阿姨包粽子的动作非常娴熟,包出来的粽子样子也很乖巧。不过要吃上一口做好的粽子,不光靠的是粽子乖巧的外表,更需要经过一晚上不断添柴加火耐心的蒸煮。

  经过14个小时的精心蒸煮之后,粽子终于出锅了。新出锅的粽子外表呈鲜绿色,而且油亮发光,看起来就非常诱人。到底周阿姨做出来的粽子的味道有什么与众不同?这粽子是哪头比较好吃呢?

  “中间。”周阿姨说道。

  我们夹了一块中间的,里面还带肉,里面的肥肉已经是全化了。

  “嗯,都烂完了。味道怎么样?”周阿姨问。

  “味道棒极了。”就像周阿姨之前跟我们说的一样,肥肉在里面是有一种肥而不腻的感觉。而且在吃的时候,嘴里有种粽叶的清香,清清爽爽的这么一种感觉,而且这粽子挺滑挺嫩的,非常容易下咽。

  粽子是靖西人在除夕团圆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不管是哪家人,谁家的孩子,离家多远,春节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圆过年的,家里人永远不会忘记远在他乡的孩子,会在过年的时候把粽子寄给孩子们,让他们吃上一口家乡的粽子,感受家乡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