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利用朋友圈挖掘"熟人经济" 微信购物留好证据

10.05.2015  15:31

12315中心接到微信相关投诉近20件,工商部门提醒

微信购物留证据 严惩微商假广告

广西新闻网 -南国今报记者廖艳明 通讯员莫海碧

微信无疑是当下最火的社交工具之一。不少商家也利用微信,依托朋友圈挖掘“熟人经济”。近两个月来,柳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共接到与微信相关的投诉咨询近20件。对于用微信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工商部门将进行严惩。

店主失联维权难

去海南游玩一趟,皮肤被晒黑了。4月下旬,市民莫女士通过微信,在好友黎女士的朋友微店购买了一款面膜。使用了三五天,脸果然白嫩了许多。又过了几天,脸上开始不停长痘。到医院检查,医生称是面膜中所含化学成分超标所致。

莫多次联系微信店家,店家一直没有回音。莫找到了黎女士,黎称,她也是经朋友的朋友介绍,并不认识卖家。

与莫一样,章先生也遇到了微信购物带来的烦心事。他在朋友圈购了一部手机,可货到后,功能、配置跟店家说的大相径庭。他要求退货,对方却一直不接电话。

12315工作人员称,微信“朋友圈”与淘宝等网店卖东西不同,经营者既没有到工商部门备案登记,又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支撑。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依据消法来维权。此外,卖家不接电话,工商也无法联系。

工商提醒,通过微信购物,要注意查看商品厂名厂址,最好不要全额付款,可采用货到付款或预付订金等方式。此外,注意保留对方真实姓名、联系方式、聊天交易记录等证据。工商也提醒微店商家,若销售伪劣商品侵犯了其他商品知识产权,情节严重可能获刑。

点赞转发靠不住

微信点赞、转发,成为不少商家进行广告宣传的利器。“获得50个点赞,就可获得100元消费券。”看见一餐馆打出这样的广告,市民邹女士动心了,凑集了赞。

4月初,邹来到餐馆消费,却被告知要消费到200元才能使用该券。她拿出餐馆的集赞广告,并未发现此规定。服务员称,这是他们店的规定,还指责邹想来白吃。

“转发即可免费获得一袋大米。”刘女士按照一家楼盘广告的要求转发了信息。第二天到售楼部领大米时,已是人山人海。等了一个多小时,商家突然称活动取消。

12315工作人员称,商家利用点赞、转发等方式,应该遵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发布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最后,经工商部门协调,消费者获得了消费券和大米。执法人员还称,作进一步调查后,若发现商家欺骗消费者情节严重,将进行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