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今年实现DCD器官捐献12例
18.12.2015 14:25
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
中新广西网12月18日电 (蓝飞燕 尚丽明)12月3日中午,年仅27岁的消防队员小刘,因特重型颅脑损伤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小刘的父母及四个姐姐遵照他生前为国为民奉献的愿望,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出了他的肝脏、肾脏及眼角膜,最终成功挽救了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我们希望他能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作为一名军人,就叫他为社会再做次贡献吧”,在签署器官捐献登记表时,其年迈的母亲说道。
跟小刘一样,留给这个世界“生命的礼物”的还有年仅22岁因意外致重型颅脑损伤,进入脑死亡状态的广东姑娘小张;因突发脑出血、致呼吸循环衰竭的单亲母亲蓝姐……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19日消息,2015年至今,该院共实现DCD(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器官捐献12例,捐献器官和组织共计56个,成功救治广西、四川、湖南、广东等地54位病人。12例器官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仅8个月。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2月份,该院就成功完成3例DCD器官捐献,移植团队成功实施3例肝脏移植,6例肾脏移植,4例角膜移植。
我国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目前已成为器官移植医疗的唯一来源。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器官移植量约9000例,而每年约有30万名患者需要器官移植,器官移植供需缺口仍然很大。为解决这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自2010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共同开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简称DCD)。
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169家具备移植资质的医院之一,以高成功率、高存活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完)
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
18.12.2015 14:25
由“单兵作战”转为“团队协作”南宁市直属中小学责任区督学当好“护航者”“连心桥”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南宁市教育局中小学直教育局
三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资深语文老师传授5个“法宝”
上了三年级就要写整篇的文章,即作文。作文是拉开语文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作文好语文就好。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不少同学感到比较陌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教育局
谁来管孩子学习比较好? 如何面对孩子青春缓冲期?中考如何取胜?快来听听家长会上老师们都传授啥“秘籍”!
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