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军人世家"四代10人参军入伍

14.08.2015  10:44

一根参军接力棒 四代精忠报国心

——青秀区长塘镇洞江村王村坡有个“军人世家

  又是一年征兵季,在青秀区长塘镇洞江村王村坡有这么一家:5个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先后参军入伍,四代人共有10人参军入伍,一家子成为“军人世家”。百色起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援老抗美、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这家人每一代都有参与其中,他们就是谭玉霭一家。

  8月13日,记者寻访到这不同寻常的一家子,聆听他们的故事。

  四代人10人参军入伍

  故事从上世纪20年代说起。

  1928年,年轻的谭玉霭离开了家,和年幼的大儿子以及村里的两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军人世家”正是由他开始的。

  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谭玉霭就是此次百色起义的一名士兵。

  百色起义后不久,谭玉霭因为身体原因,带着遗憾回了老家。未尽的军旅梦,未尽的报国情,让谭玉霭把情怀寄予了后代。他反复教育孩提时期的5个儿子:“要有担当,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儿子们渐渐长大,在父亲的影响下陆续进入军营。

  大儿子谭明冠1946年参军,服役3年后回乡;二儿子谭明日1949年参军,在抗美援朝中立下战功;三儿子谭明月1955年参军,在广州海南军区海军陆战队;四儿子谭明昆1965年参军,参加过援越抗美,并在援老抗美中荣立三等功;五儿子谭明光1970年参军,在广州军区121师。

  “我16岁的时候就想追随哥哥们的脚步入伍,无奈因体重不达标而落选。但是我从未放弃,年年征兵都去报名,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66岁的谭明光告诉记者。

  “要参军入伍,不怕辛苦,不怕牺牲,为祖国和人民立功。”谭玉霭的话是叮嘱,也是“家训”,代代相传。在如此浓厚的军人氛围家庭的影响下,谭明冠的两个儿子谭正民、谭正仁,女儿谭青云,谭明日的孙子谭有龙也先后参军。就此,四代人一共有10人光荣入伍,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人世家”。

  一等功奖章背后的故事

  在五儿子谭明光家里,谭明冠、谭明昆、谭明光等向记者展示了一批凝聚着荣光的军功章、纪念证书。

  今年已87岁高龄的谭明冠,手里拿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一等功奖章,但是他的眼睛却湿润了,原来这枚军功章是属于他二儿子谭正民的。谭正民在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正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家的时候,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已经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了。他1975年参军,1978年复员回家。后来又参加了伶俐公社支前民兵二连,任排长。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时,他主动申请上前线,他立下誓言:不立功就不回家!”谭明昆回忆道,在战场上,谭正民带领全排冒着敌人的炮火送弹药、运伤员,英勇作战。而在一次掩护大部队进攻时,他英勇牺牲。

  这一噩耗对全家人打击非常大,父亲谭明冠痛哭了几天几夜。尽管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是谭明冠次年又毅然地把自己的一对儿女送到部队参军。“我嫂子舍不得,但哭着拦着都没有。我大哥说了,保卫祖国安宁是责任,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牺牲,就不去承担这份责任。”谭明昆说。

  牢记叮嘱勇立功

  军队里就是一个大熔炉,能把人淬炼得更勇敢、更坚毅。这对于谭家人来说也不例外。

  今年72岁的谭明昆1965年参军,参加了援越抗美、援老抗美战争。“说实话,刚到战场上时我哭过。当时我是通信兵,背着干粮、枪支,走得双脚全是水泡,而敌人的飞机还不停地在头顶上轰炸,这对于才20出头的我来说一切是残酷的。但是,当我看到了战友倒下牺牲的时候,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想为战友报仇。

  谭明昆心里藏着很多战斗故事。在援越抗美中,有一次他们的车子打滑,陷在泥里,他脱下自己的棉大衣垫在车轮下,让车子及时驶离了危险区域,为此他也荣立了三等功。“父亲的叮嘱,我想我做到了。”他说。

  谭家参军的10个人中,有步兵、海军、工程兵、文艺兵、卫生兵、通信兵等,不一样的军旅生涯,有一点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牢记那句叮嘱:“不怕辛苦、不怕牺牲,为祖国和人民立功。”这是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去甘于牺牲、甘于奉献,因此多人立功或受嘉奖。

  谭玉霭已于1982年因病辞世。如今,他仍然健在的四个儿子已安享晚年,而退伍后的后代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记者  杨静    通讯员    刘慧)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