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团圆饭里寻年味 不变的是亲情与乡愁

20.02.2018  09:04

图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新年,就是最大的幸福。 崔佳明 摄

   新春走基层:新春团圆饭里寻年味 不变的是亲情与乡愁

  中新网南京2月19日电 题:新春团圆饭里寻年味 不变的是亲情与乡愁

  记者 崔佳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过年习俗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演变,尤其互联网上兴起的年文化,令不少人感叹“年味儿淡了”。春节假期,记者到江苏扬州探亲,和亲戚、朋友们拉家常话年味。

  今天是大年初四恰逢“雨水”节气,扬州天气很应景,雨天没有妨碍人们的探亲访友。今年18岁张仲豪告诉记者,连续四天来,他都是跟着父母走亲戚拜年,年初一到爷爷奶奶家,年初二去外婆家。初三开始,拜完舅舅拜姨娘,拜完姨娘拜叔伯。

图为小朋友身穿“狗宝宝”卡通服装欢天喜地过大年。 孟德龙 摄

  聊及年味时,张仲豪说,他心目中的年味是,春联、红灯笼、给长辈们拜年、长辈给的压岁钱、全家人新春团圆饭,还有就是外婆做的十香菜。

  这一道十香菜,寓意着吉祥如意,十全十美。扬州民俗专家王虎华说,“同样的素菜及鸡鸭鱼肉,平时吃和过年里吃,所承载的含义完全不一样。”王虎华告诉记者,比如,扬州人在新春团圆饭中,有几样素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豌豆苗、豌豆,扬州又叫做安豆,炒上一碟安豆苗,取意“平平安安”;其二要有水芹菜,期望新的一年能“路路通”;其三是豆腐,有了豆腐,来年能够“陡富”。

  春节感受比较多的是一种味道,有了家人亲自做的饭菜,才有了浓浓的思念味道。采访中,大家共同感受是:中国人对年的感受,是从吃开始的,所谓民以食为天。不同的饮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记忆。但它都寄托着乡愁。

  今年知命之年的何云峰在他儿时的印象中,春节里最忙碌和热闹的是除夕,令他最难忘的是年初二跟着母亲去外婆家。这种记忆从童年到他成家后一直延续。何云峰说,记忆中的春节习俗很多,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传承下来的是一种孝道精神和感恩文化。

  同样,已近知命之年的叶健说,乡风年俗可以各异,但是对于我们,年味总在故乡,总在儿时的记忆,是骨子里的乡愁。叶健深有感触道:“日子一天天变好,而我们也在一天天变老,那份年味的仪式感不再神秘,那份快乐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年的珍贵,是回归亲情。团聚就是最好的年味。”巫晨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三兄弟分别从扬州、北京、深圳赶到泰州姜堰老家和母亲过新年,一大家子16人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春节,真的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亲情,是乡愁,尤其是从新春团圆饭可以看出,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把生活的期盼浓缩在饭桌上,其实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

【 编辑:覃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