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抓脱贫 聚焦发展促增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地位,不断促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了群众持续增收。2012年至2015年,全市扶贫产业种植项目发展达28.02万亩,同时猪、牛、鸡、小蚕、鸽、竹鼠等养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市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2016年至今,我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4093.78万元,继续大力培育扶贫产业,截至今年8月底,共发展种植产业17.92万亩,家禽养殖396.86万羽,家畜养殖18.77万头,水产养殖299.72万公斤,着力解决了贫困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如今,在脱贫攻坚这场宏大战役中,通过“造血功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正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跃进。
因地制宜瞄准特色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然而,如何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却一直是摆在各级扶贫部门面前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土的特色与优势,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把要做什么产业、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找寻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实现村屯的可持续发展。
邕宁区新江镇汉林村党支部书记潘达省近来满脸都是喜悦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适合本村脱贫的路子——乡村旅游。
潘达省介绍,十冬坡内原有青砖老旧瓦房35间,全都保留了原来风貌,生态、文化优势明显。这也为十冬坡进行特色示范村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2016年8月,十冬坡正式启动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一年内,这里便从一个普通小村庄变身为有鲜明乡土特色的示范村屯。从这时起,充满乡愁的乡村游进入了村民们的生活,也带动了大家增收。
在邕宁区,像十冬坡这样的村屯还有很多。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邕宁区积极构建“产业+旅游”模式,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邕宁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4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6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全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2%以上,为该城区在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因地制宜谋发展,正是我市在培育扶贫产业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由于对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充分利用,近年来,我市培育出了如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林下经济、“异地产业扶贫”等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优势的特色产业项目,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带动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发展农村产业,没有龙头带动,就难以形成产业链,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2013年,以马山县乔利乡乔利社区村民蒙有胜为首的几名经济能人,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合作社,流转了村民的零碎土地,建设起马山县乔利果蔬产业示范区。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目前,乔利社区有138户贫困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每户每年可获得600元/亩左右的租金收入。
与此同时,在示范区内打工的贫困农民,人均月收入还能达到1500—2500元。
“现在贫困户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这三个形式获得收入,这样一年下来可增收约6000元。”乔利社区第一书记刘鹏说,“租金+工钱+分红”模式,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乔利社区的贫困发生率也从2015年底的17.6%下降到2016年底的10.3%。
不仅如此,依托果蔬产业示范区,乔利社区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安排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园生产大棚、育苗大棚的生产经营,分享经营红利从而进一步增加收入。如今,以农业种植为基础,示范区正逐步向技术培训、长寿养生、农耕体验、歌圩文化等的产业模式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
以土地入股,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乔利果蔬产业示范区的成功,正是我市五年来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的缩影。
在产业扶贫中,我市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快速发展,有了龙头带动,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脱贫发展后劲更足。
未来,循着这条路子,我市将继续加大财政补助资金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在每个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实施能人带村工程,鼓励和支持贫困村本土人才回流,培养一批种养大户或经济能人,确保2017年脱贫摘帽的贫困村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
创新思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为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机会。而借着“互联网+”这股东风,我市也为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马山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品种丰富的农副产品,都是其发展产业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贫困群众市场意识淡薄,物美价廉被低估等因素制约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于是,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2016年7月,马山县创新引进了名为“空店”的扶贫新模式。这一模式成功整合了农村贫困人群零碎化时间里产出的零碎化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在线上构架起连接城市“吃货”和贫困户“土货”的空中超市,实现了“用嘴扶贫”的功能。据统计,马山县已初步实现了75个贫困村“空店”收购点全部上线,随着这些收购点的全面铺开,“空店”模式也成了马山县甚至是南宁市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
“空店”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创新发展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鼓励和引导贫困村发展新兴产业,在贫困地区构建起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企业赢利与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未来,我市还将引导扶贫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积极发展“互联网+扶贫”,探索电商扶贫和“空店入村”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