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税“科技创新” 让征纳双方“大减负”

21.11.2014  17:06

        ■编者按: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近年来,广西国税系统按照这一要求,大力开展工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成效最优化“四化建设”。手段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业务与技术相融合、手段与工作相匹配,依托信息化、专业化手段促进税收工作科学高效。在实践中,这种科技管税的现代思维,正不断推动着税收征管服务与效率的同步提升。

          1   

              自助“e税通”、“办税魔术手”

          信息化办税让纳税人很省心

          填表难,等候长,来回跑,这是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最常遇到三大难题。令北海市纳税人欣喜的是,北海市国税局研发的自助“e税通”办税平台,让这些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纳税人不受时间空间约束,不用手工填写表格,只要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几分钟就实现轻松办税。

          “过去纳税人手工填写表格,速度慢、差错多,办理一项业务最少需要20分钟时间。特别是‘营改增’之后,办税服务厅纳税人数量大幅增加,给现有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办税压力。”北海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一位负责人表示,自助“e税通”办税平台开通后,通过系统引导,纳税人逐项填入办税关键信息,即可生成带二维码的申请表;税务人员只需快速扫描,几秒钟就能完成数据录入。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代开专票为例,以前纳税人每次均要手工填写37项数据,自助“e税通”应用后,仅需录入货物名称、金额等11项信息即可。开票给同一客户,还可调用历史数据,仅需修改货物名称、数量、金额3项信息即可,告别填表难。而税务人员办理时,也只要一键扫描约20秒即可完成业务,纳税人告别苦等候。此外,通过扫描二维码带走“一次性告知”事项信息,纳税人告别来回跑。从纸质报表到电子数据,纳税人办税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税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了6倍以上。

          刘朝中刚加入宜州市国税局队伍,就被分配到了办税服务厅工作。面对窗口大量重复而枯燥的表格填写、信息录入等工作,他开始琢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经过长时间的“边工作,边研发,边试用,边完善”刻苦研发,一套包含《办税信息自动录入》《纳税人识别号输入法》《办结事项自动录入》3个模块的办税辅助软件由刘朝中主持研发成功,并于2012年11月1日在宜州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正式投入使用。

          据测算,运用该软件办理涉税事项,文书受理工作较手工办理时间缩短1倍以上;办理领购发票、代开发票、发票超双定补税、申请刻制发票专用章、停业、注销等事项,所需时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办理税务登记业务,每笔业务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2分钟,效率提高5倍;办理纳税申报、涉税处罚业务,每笔业务由原来的20多分钟,缩短到5分钟,效率提高4倍。

          因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工作高效等特点,这套软件被誉为“办税魔术手”,自治区国税局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使用后,全区50余万户纳税人都享受到了“办税魔术手”带来的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各地国税局都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各显神通,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管税手段实现征纳“双减负”。如玉林市国税局研发的“免填单”系统(网络版),实现了60%纳税人不用填单、40%纳税人减少填单数量和指标、窗口税务人员减少录入工作量80%的便利减负目标。柳州市国税局推出的“网上涉税行政审批信息管理系统”,使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提前办结率达96%。

          2

          税源管控、风险预警

          科技管税筑牢“防火墙”

          贺州市大理石、铁、锡等矿产资源丰富,重点税源主要集中在大理石矿产加工、钢铁钢坯、有色金属冶炼等用电较多的行业,点多面广,基层税务单位人少事多矛盾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住税源抓好税收?

          贺州市国税局从监测企业用电数据入手,研发“税源与征管状况风险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向电力部门采集工业企业用电数据,税务部门运用税源监控信息管理平台对工业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查找用电数据与申报情况比对的异常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促进税收增长。

          “该平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缓解了人少事多的矛盾;将不同数据源、数据格式进行处理,整理成为统一的数据格式,有利于数据分析,大大缩小了税务人员执法的自由裁量空间,有效降低税收管理员的执法风险。”贺州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风险管控,一直是税务征管的一个难点。如何既降低出口退税税收风险,又提高出口退税审批质效?梧州市国税局在实践探索中研发“出口退税综合管理系统”,由综合查询、日常管理、征退税监管和预警评估4大功能模块以及50多个功能子模块组成,通过信息查询、动态监控、预警评估各模块功能的综合应用,建立起出口退税“点查、线控、面评”的风险防控管理模式。

          梧州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可实现征、退税无缝对接和源头风险控管。系统可自动排查退税风险疑点,并能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使征管和评估等管理活动更为便捷高效。该系统应用以来,梧州市国税局出口退税审批率达96%,比全区平均审批率高了10个百分点;评估分析效率比以前提高了30%以上,先后发现27家企业的36个疑点,暂缓退税148万元、补缴退税款152万元、追缴已退税款5万元和计提销项税额35万元。

          与此同时,自治区国税局研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百色市国税局上线的“涉税风险预警服务平台”也在税收风险管理领域各显神威。“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以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各类业务主题数据库,搭建各类行业模型,形成风险主题特征库以及全面预警处理体系,有效防控税收风险。

          3

          痕迹化管理、电子化采购

          内控管理念好“紧箍咒”

          今年以来,柳州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的税务人员个个显得“小心谨慎”,生怕工作中被揪出纰漏差错。这一切缘于今年该局通过应用的痕迹化管理信息系统,它像一个无形的电子眼,监控着稽查人员的“一举一动”。

          记者了解到,利用痕迹化管理信息系统,检查人员的执法痕迹可与检查环节业务流程匹配挂钩后,稽查工作的选案、预案、查中汇报、结案等业务节点可实现全流程信息记录,检查人员每天做什么、何时做、结果如何,痕迹化管理信息系统中都会有记录,可促使检查人员自觉规范执法行为。

          应用痕迹化管理信息系统后,该局稽查管理实现了事中控制。利用系统记录,可随时查阅案情,掌握案件检查动态;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疑点、疑难问题,可及时召开审委会议,集体调研论证,防范执法风险,切断“人情税”“关系税”链条。

          为念好内控监管“紧箍咒”,柳州市国税局还研发了税收执法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对税收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重点岗位和人员进行监控。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设置监控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发出蓝色预警信息,监察部门及时跟踪处理,有效地化解了税收执法风险。

          除了加强税收业务上的信息化监管,广西国税部门还将信息化延伸到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南宁市国税局自主研发的“政府采购管理软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网络化、采购流程标准化、数据信息集中化、采购监控实时化,达到了严防采购随意性、提高采购透明度、提升采购效能等多重目标。

          在今年举行的广西国税系统第二届科技创新项目展示交流会上,北海市国税局自助“e税通”、梧州市国税局“出口退税综合管理系统”等10个项目获最佳科技创新奖。自治区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科技创新成果逐步整合完善后将在全区推广。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创新评选,以推动全区国税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