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区一村会计挪用1060万元征地补偿款(图)
因为缺水,村民陈孝华今年地里的马蹄收成并不理想。而他的周围,很多农田因为缺水被抛荒。
背着孩子的老人坐在村子里闲谈。可以获得收入和保障的耕地越来越少,村里很少见到中年人,他们大多在外打工谋生。
千万征地款消失的背后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首席记者龚亮勇 文/摄
近日,一起涉案金额高达一千余万元的挪用公款案,在七星区人民法院进入审理阶段。与这个天文数字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站在被告人席上的只有一个人——他是七星区朝阳乡卫家渡自然村的一名会计。
被涉嫌挪用的千万巨款从何而来?这笔巨款的消失,对一个村庄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记者进行了调查。
消失的千万巨款
11月20日,记者来到卫家渡(以下都指该自然村)。这个距离市中心7公里的村庄,因曾是漓江东岸的主要渡头得名。随着公路桥的建成和柘木镇老圩的消失,这里不再汇集过客,而逐渐变得恬静。
因为地处桂磨公路旁,地理位置优越,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扩张的脚步开始触及卫家渡。饲料厂、燃气公司、电容器厂等许多大型企业陆续选择落户在村民世代耕耘的土地上。
土地换来了一笔又一笔征地补偿款。这些钱,由村民小组长按人头分到了村民手中。82岁的村民卫七顺还记得,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村里发过两三笔征地补偿款,每笔几千元。
村里其中一名村民小组长卫小友说,卫家渡是个人口大村,全村400多户共计1800余人。征地款总数虽然不少,但摊到每个村民手里,累计只有1万元左右,“这点钱,在农村盖个房子远远不够,只能补贴家用。”
前几年,桂磨路两旁开发加速,卫家渡的土地又相继建起了大学生科技园、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其中耕地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卫小友说,2006年至今,村里出让土地1100余亩。
随着赖以为生的土地越来越少,村民们的生计问题开始凸显。
卫家渡土地肥沃、土质松软,盛产的马蹄以“细嫩消渣,清甜爽口”的特点名闻遐迩。村里的老人说,在计划经济年代,卫家渡的马蹄曾由市外贸局统一收购,远销海外。但现在能种马蹄的地越来越少了。
村民陈孝华一家六口,只有1亩水田,儿女都在外打工。去年,马蹄每斤卖出1元左右,价格还算不错,但也只收入了三四千元。农闲时,48岁的陈孝华当起油漆工,跟着装修队到处找事做,“以前可以靠种地讨生活,现在不行了。”
“地少了,光靠种地养活不了这一大家子。”卫七顺说,他的5个孙子都在外面打工。为了贴补家用,儿子和媳妇操持地里农活的同时,也在市区干着仓库保管员和保洁员的兼职。
“卫家渡如今只剩400亩水田,摊下来每个村民才2分田,能出去的,都在外面打工。”卫小友说,但对于只能靠力气谋生的村民来说,打工难以提供永久的保障。“过几年,等我年纪再老一些,爬不了楼梯,也就没人要咯。”像村里的大多数村民一样,陈孝华也为将来的生计犯愁。
正因为如此,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像过去那样,将征地补偿款一分了之解决不了问题。卫小友说,从2010年开始,征地补偿款和青苗补偿款不再分发到村民手中,而是集中起来作为自然村集体资金。“村里有一片征地返还用地,如果把征地补偿款集中起来,投资建设办公楼或是批发市场出租,就能让村民有个长久的生活保障。”卫小友说,对于土地越来越少的卫家渡村民,这是仅有的出路。
村民们把未来生计改善的期望,寄托在这笔越聚越多的集体资金上。多位小组长告诉记者,从2010年至今,村里一共聚集了集体资金一千余万元。
村民卫炎生给记者算了笔账:如果这一千万元分下来,每个村民能领到四五千元,他一家6口加起来近3万元。对于他家,这是种地5年的收入。“钱不少,但我们更希望这笔钱集中起来开发,给没有地种的子孙后代留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