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30、40后与80、90后不同时代的年货(图)

13.02.2015  13:16

  细数市民那些年藏在岁月里的新年情结

  改变的是年货 不变的是情怀

  白云交易批发市场内,市民热购新年糖

  商贩在销售零食

  白云交易批发市场内,市民热购新年糖

  有人说,年货是时代的符号,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不管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家里人多人少,置办年货总是人们所不能忘怀的回忆。年货的味道,就是记忆中过年的味道,让我们从年货的变迁中,细数那一份藏在岁月里的新年情结。

   30、40年代出生的人

   以票换年货

  粮票、油票、肉票这些物品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很遥远了,但家住柳邕路的72岁的梁阿婆说,这些东西承载着她对于过年的记忆。“那个时候买什么都要票,所以平时要省着用,攒起来留到过年买东西。”梁阿婆说。

  据梁阿婆回忆,当她对年货有记忆,已经是上小学了。她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一到过年前,用肉票换回来的猪肉要先把肥肉部分切下来煎出猪油。接下来猪肉会被切得粉碎,在炒菜时拌一点肉沫进去,“这都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一家人就靠三斤猪肉过了年。”梁阿婆笑言,现在过年,肉类已然不是什么奢侈品,梁阿婆也与时俱进喜欢上了买饼干等年货。自从女儿带回来过一次,梁阿婆就爱上了这股从未尝过的“洋味道”。

  家住跃进路的胡爷爷今年81岁了,身体依旧很硬朗。这两天,胡爷爷老早就上街买了几斤五花肉打算回来做扣肉,准备到除夕夜时端上桌。回忆从前的过年时光,胡爷爷的脸上露出笑容,“以前家里穷,根本没有买年货的概念,但是过年就会凭票换半斤猪肉,这就是最好的年货。过年有肉吃,特别幸福。”

   50、60年代出生的人

   动手做年货

  市民唐女士出生于1966年,在她的记忆里,家里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年货。“像兰花根、油堆、腊肠腊肉之类的都是自己做,自己做的才最好吃,是外面买不到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唐女士说,临近过年家里会弥漫着油香味,刚出锅的油堆是她和姐妹们最爱的年货,现在过年像兰花根这样的年货已经销声匿迹了。

  廖阿姨出生于1958年,小时候过年最爱吃父母做的糍粑和豆腐酿,每回父母刚开始动手,她已经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了。“只有到过年父母才会多做一点,你说我能不等在旁边吗?”当时廖阿姨家里也会买一些糖饼,但是大部分的年货还是家里自己做。“我家里的长辈会做米饼和米花糖,做好以后用红纸包起来,摆在桌上特别诱人。”同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莫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年货便是自家做的米饼,红纸包不住米香,却包住了莫先生对春节最深的眷恋。

   80、90年代出生的人

   上街买年货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段时间,这样的情景可能很多人都看见,甚至亲身经历过。

  时代的年轮走向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物资也逐渐丰富起来,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繁多的种类丰富了市民的年货清单。“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跟着妈妈上街买年货,瓜子、花生、水果糖等年货都会买回家,还有各种要为年夜饭准备的食材都往家里搬,厨房几乎成了一个仓库。”今年已经30岁的刘小姐说。

  当时彩电在我们国家还算是稀罕物件,除了上街“扫货”,那时抢购彩电也成为节前一景。据市民韦阿姨回忆,1993年春节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快过年了,看到周围人都跑去买彩电,韦阿姨也在年前花2800元将一台21寸的长虹牌彩电抱回了家。“当时有几位家里还没有电视机的邻居过来一起看春晚,自己心里特别骄傲和高兴。”

   21世纪出生的人

   年货玩出新花样

  现如今吃不饱的时代已经过去,年货也变出了新花样。市民李先生网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正在上高三的女儿,“女儿今年9月份就要上大学了,所以笔记本电脑列进了家里的新货清单。”

  据李先生说,现在准备过年了,很多电商都利用这个节点搞促销活动,这个时候买能享受优惠,还可以快递送货上门,而且网购年货更节省时间。

  现在还在上大学的小杨平时在学校勤工俭学,做一些兼职,现在她用上学期赚得的钱换了一部新手机。她说:“用自己汗水换来的年货和父母买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是对过去一年辛苦学习的犒赏。”

  现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年货新宠,“健康年货”的概念也在兴起当中。张先生不久前领到了公司发的健身卡,而往年公司都是发给员工油和米等传统年货。“现代大家都吃穿不愁,年货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可以去追求精神享受了。”张先生说。(记者 计武俊 实习生 韦丽蓉/文黄紫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