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人千里寻根 61年第一次给外婆上坟(图)

24.03.2015  10:45

  清明将至,市民祭拜亲人。 雷远东摄

  市民用鲜花祭拜亲人。  刘陈平摄

  “现在我越大越像我爸而我爸很早就像了我爷爷总有一天我们要分别然后重建在老家堂屋梁上那厚厚的一本陈氏家谱”——《家谱》陈瞰

  23日,离清明节还有两周。61岁的成都市民樊庆中从重庆武隆祭祖回到成都不足10天,他又开始计划前往上海走。与此同时,另一名成都市民税裕洋上周末刚在江油为奶奶扫完墓。他们作为普通市民,因为家庭的迁徙变动,不得不辗转多地寻根、祭祖。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原因,中国近当代史上有6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其中对四川影响较大的是抗战时期的内迁、三线建设时期的南迁和改革开放打工潮。而每一个迁徙人背后,都有一个心酸和思念故乡的故事。

  

  “人不管干什么、境遇如何,老了就会怀旧,就会去寻根,”樊庆中与老伴儿奔波500公里,从成都到重庆,又从涪陵到武隆,辗转6个多小时,在93岁高龄舅妈的带领下,61年来第一次给外公、外婆上了坟。

   时隔61年

   第一次给外公外婆上坟

  3月13日,在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的一处矮坡上,成都老人樊庆中跪在两座土坟面前,土坟长睡着他的外公、外婆。“我出生那年,外公就去世了,”樊庆中说,抗战时为躲避战乱,外公带家人逃到农村,在武隆定居。后来,母亲嫁到重庆七星岗。樊父出身上海崇明县一个穷苦人家,而后考上同济大学建筑系,因爷爷奶奶早逝,抗战时樊父只身逃到武汉,后才辗转来到重庆。樊庆中4岁那年(1957年),父母所在的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迁到成都,一家人便定居于此。此后,父母忙于生计几乎没回过老家,而樊庆中对老家的零星记忆,也都来自母亲的只言片语。

  “外婆曾来过成都两次,每次都待半年左右,”在他印象里,外婆慈祥又知书达理,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某年初一,外婆来他家串门,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抽烟,兄弟们扯外婆的耳朵,又把烟藏起来,外婆都没有生气。“后来我工作了,更没时间探望,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她去世。”

   驱车千里

   没地址却与93岁舅妈相见

  几十年过去了,逐渐老去的樊庆中心中升起了寻根的愿望,“人不管干什么、境遇如何,老了就会怀旧,就很想念父母,就会去寻根。”13日,他下定决心要找到故乡,祭祖寻根。他与老伴儿奔波500公里,从成都到重庆,从涪陵到武隆,辗转6个多小时,到达母亲的娘家——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

  没电话、没住址,甚至没有准确名字,樊庆中凭记忆向村民打听,找到了93岁的舅妈。舅妈家是一座耸立在半山腰的小楼房,门前空地上养着几只鸡。“舅妈今年已93岁,但耳聪目明,还能记起不少当年的事情,”樊庆中与舅妈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后来就是在舅妈的带领下,樊庆中第一次去给外公、外婆上了坟。

  

  每年清明节,税浴洋全家都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扫墓,“爷爷生了3子1女,伯父、姑妈都定居江油,一年难得见几次,所以清明节也是个团聚的日子。”为了短短的重聚,他们要在一两周内辗转资阳、成都、江油三地,行程不下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