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田阳:生态移民“移”出幸福新生活

16.09.2015  17:31

田阳:生态移民“移”出幸福新生活 

那满镇新立村共联屯移民搬迁点成为靓丽的生态新农村。

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拓宽移民就业渠道。

那满镇露美村宝市屯移民搬迁点成为靓丽的生态新农村。

坡洪镇双达村移民搬迁户覃文东在自家新房开起小超市,实现了创业梦。

坡洪镇双达村搬迁群众在新村过上幸福生活。

  搬迁群众在县城附近的农民工创业园入园企业务工,既获得不错的收入又方便照顾家庭,一举两得。


移民搬迁群众到右江河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务工,增加了收入。

  占地253亩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广新家园,配套建有公共基础设施及文体活动中心,可安置生态移民320户。


  毗邻“老乡家园”的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可吸纳就业人员近万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好平台。


  建设中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田阳县“老乡家园”项目,占地300亩,可安置生态移民2万多人,配套建设医疗卫生、幼儿园、文体娱乐场所、小型超市等设施。在周边落实2000多亩土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总书记还叮嘱了来自我市田阳县的人大代表罗朝阳:“希望下一个5年,你们村和整个百色地区能够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作为全区4个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重大项目示范县之一的田阳县,自2011年以来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实现精准扶贫,让生态移民“移”出幸福新生活。

  制度保障   精准识别

  该县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伊始,便及时组建了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挂帅担任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搬迁户核准工作组、征地拆迁规划建设工作组等5个专门工作组,制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相关困难和问题,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2014~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和每年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有章可循。

  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该县还制定涉及移民住房、土地、就业创业、产业扶持、户籍、社保等相关政策,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的社区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扶贫生态移民家庭户的适龄儿童按区域安排就近入学,搬迁对象依旧享受居住地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移民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

  精准扶贫,首先得进行精准识别。该县通过“到村、入户、见人”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后,对愿意搬迁户进行分类调查摸底,明确搬迁对象范畴,并因地制宜地确定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就近安置、乡镇安置、县城安置、工业园区安置等多种搬迁安置方式。通盘谋划,结合特色产业和用工需求选好安置点,落实建设用地。

  整合资金   破解难题

  为了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资金问题,该县整合发改、扶贫、财政、住建、国土、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目前已落实资金10549.18万元,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今年,该县各部门的资金整合将结合本系统项目申报工作推进、落实。同时,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如与广西田阳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出台了《关于“老乡家园”项目信贷产品服务方案》等,对搬迁户住房贷款手续予以方便,利率、费用予以优惠。

  2014年,该县共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9个,其中,集中安置点3个、分散安置点6个,项目建设用地370.18亩,涉及那满、那坡、洞靖、田州4个乡镇,预计搬迁群众1717户7839人。目前,除“老乡家园”项目外,其余8个项目均竣工。“老乡家园”一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截至3月6日,共有6199户报名入园,该县将按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搬迁户如期入住。

  产移结合   “留得住、能致富”

  生态移民,必须按照“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

  该县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采取“产移结合”措施,扶持移民群众生存发展。

  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该县以芒果、蔬菜两大产业需要大量的季节工为支撑,优先满足移民群众参与芒果、蔬菜种植、采摘、分捡等工作,搬迁群众每年可务工8~10个月不等,每人月收入可达近3000元。同时,在生态移民旧址进行生态恢复工作,鼓励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果树和经济林木等,增加收入。

  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该县把县城区城北开发和“老乡家园”项目通盘考虑,拿出2000亩土地作为企业建设用地,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为生态移民提供大量的用工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农民工创业园、义乌国际商贸物流城、“田州古城”、田阳农贸批发市场、古鼎香物流园等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和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近3万人,促进移民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与推动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玉凤、那坡、坡洪、五村、洞靖、百育、头塘等中心城镇建设,鼓励乡镇所在地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与乡镇小城镇建设共同推进,以扶贫生态移民不断聚拢人气,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

  “三个转变”   收获长效

  该县在深入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通过“三个转变”收获了长效。

  转变之一:由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农民。实施生态移民后,大量从山区迁移出来的群众可以在右江河谷从事农产业生产工作。

  转变之二:由传统农民转变为企业工人。依托该县规模工业发展这一转变,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又解决了生态移民的就业难问题。

  转变之三:由传统农民转变为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整合资源和加大扶持,实现两翼山区小农经济向规模经营转变。

  目前,该县已迁移的4600多户2万多名群众安居乐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没有一户回迁。今年,该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搬迁安置2100户9600人以上,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6.5万人的目标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