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无限风光在壮乡——广西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13.08.2018  19:01

  2013年初,一场“美丽工程”席卷八桂大地,从此,人们眼中的壮乡变了个模样。

  这项工程源于对生态的担忧——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欠发达后发展省区,不仅面临着求发展的挑战,还面临着保生态的压力,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生活和养殖业垃圾、污水以及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渐成围村之势。

  这项工程已持续了近6年之久——2013-2014年,从“清洁乡村”起步,清洁了家园、水源和田园;2015-2016年,“生态乡村”接力,绿化了村屯、净化了饮水、硬化了道路;2017-2018年,“宜居乡村”加速,计划在今年内实现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的目标。

  这项工程势头仍劲,还远未结束——正在酝酿之中的“幸福乡村”,计划从2019年起再用两年时间,对乡村建设进行再升级,让更多壮乡儿女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

  这就是自2013年初启动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6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程来抓,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全区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美环境,扮靓外在“颜值

  ——从环境综合整治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而破解基础设施滞后瓶颈,让乡村美丽又宜居

  清晨,伴随着清幽的茉莉花香,南宁市横县校椅镇石井村保洁员谭锡锦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把村民房屋前垃圾桶里的垃圾,按照厨余类、可燃烧类、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等四类进行分类处置,然后送到村委垃圾处理中心再次进行分类。

  农户、保洁员、村委三级分筛,四类处置,这是石井村探索形成的垃圾三级四类分类法。像石井村一样,广西全区已有78%的自然村屯组建了保洁员队伍,农村保洁员稳定在17万人以上。

  乡村振兴,自然要从撕掉“脏乱差”的标签开始。自2013年吹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号角以来,广西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掀起了一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乡村大扫除”。

  如今,多年努力结出硕果,垃圾围村、入田、堵路、排河现象终于得到遏制。目前,广西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由2012年的13%提高到96%,并建立了“村收镇运县处理”“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边远乡村“就地就近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垃圾请出去,绿色引进来。美化与绿化齐头并进,改善基础设施也同步提上了日程。自2015年起,通过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大会战,1万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相继建成,12.5万个一般村屯绿化项目陆续竣工,全区农村整体绿化水平大大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以上,5400多个村屯内主干道硬化,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88%。

  然而,广西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去年开启的“宜居乡村”建设,提出了基础便民、服务惠民的更高目标。现在,一栋综合服务楼、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篮球场成为每个行政村的标配,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公共服务,“改厨改厕改圈”和供电、通信能力的提升让生产生活更加舒适。

  清洁之风吹遍山乡村屯,便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你追我赶:柳州市柳城县凤山镇塘进屯,“见缝插绿”、推窗见花,一幅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徐徐展现;河池市罗城县乔善乡板团村,覆膜的田垄与乡间公路、民房、群山相互交织,构成一幅静谧和谐的田园图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美丽”正在这片热土上持续扩张。

  兴产业,激发发展活力

  ——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

  从空中俯瞰,广西无疑是“绿色”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31%,植被生态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地下水质以优良、良好级为主,2017年14个地级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更是高达88.5%。

  山清水秀空气好,“金不换”的生态优势一直让广西人引以为傲。如何让广大农民也能共享这“绿色红利”?多年追寻,广西找到了答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布局特色产业,让农村宜居又宜业。

  柳州市鹿寨县就已经尝到了甜头。眼下,“呦呦鹿鸣”葡萄产业(核心)示范区里,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了棚架,静待采撷。作为鹿寨县发展精品葡萄产业的结晶,“呦呦鹿鸣”重金引入优良品种,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角塘村鹿鸣屯、查比屯和新胜村黄斑屯等发展精品大棚葡萄1万余亩,亩均产值5万-9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

  不只是鹿寨的双季葡萄,还有桂林兴安的砂糖橘、南宁武鸣的沃柑、贺州钟山的食用菌、河池宜州的桑蚕、百色的芒果……借力乡村建设,广西推动茶叶、果蔬、茧丝绸、中药材、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一批万亩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开门迎客,以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园区应运而生。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集聚,催生了休闲养生、观光创意农业等农村新业态,一批风情小镇、特色村落更是吸引八方来客,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对于这些,恐怕没人比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赵坐庄村民覃基安更有体会。前些年,村里引入企业建起生态养殖基地后,将60亩鱼塘返租给村民,头脑灵活的覃基安捕捉机遇,成立了以贫困户为主的合作社,包池塘、投鱼苗、种荷花、开农家乐,大张旗鼓张罗起了乡村旅游。“没想到,我们贫困户也能搞旅游当老板!”去年,“覃老板”终于如愿以偿,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外打拼十几年,还是回家好挣钱!”如今,广西不少贫困户迎来了坐在家门口把钱挣的好日子。据统计,2017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35亿人次,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约3.3万户14.7万贫困人口脱贫。

  提气质,丰富文化内涵

  ——保留乡土特色,深挖文化底蕴,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

  “美丽广西”要建设的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随处可见的乡村风光,还要有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更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与很多省区不同,广西境内不仅民族民俗多样,而且地形地貌复杂,平原风貌、河谷韵味、丘陵风格夹杂交错。这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难处,却也让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乡间道路不用全部建成水泥路,就地取材的石板路、青砖路反而更有乡土韵味;房屋改造也无需千篇一律,砖瓦房、吊脚楼更具民族风情;村屯绿化不单只种树,房前屋后也可以种瓜种豆……

  因地制宜的考量中,越来越多的村屯把岭南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入到了乡村建设之中,将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独特魅力彰显得淋漓尽致: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村民采用本土材料、应用本土工艺,保留村落原有的“飞檐翘角马头墙”风格,还融入“坡屋顶、小青瓦、吊脚楼”等瑶族元素;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围村修旧如旧、就地取材,修缮了村史室、民居古宅和知青楼,改造后的古村充满典雅韵味……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村民们不禁感慨:风景虽然好卖钱,“文化饭”更香甜!

  对于广西来说,乡村建设远不是盖房子、修公路那么简单,更是一个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在乡村建设中,广西充分考虑各族群众在语言、文化、心理、习俗等方面的民族特点,引导农民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卫生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从习惯乱扔垃圾、麻木于村里“脏乱差”的环境,到少扔垃圾、不乱扔垃圾,再到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农民群众生活习惯的变化,正缘于广西对乡村建设持之以恒的追求。广西不仅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将乡村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更在全区农村大力推广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观念,推动农村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眼看着家园越来越美,村民们得到了实在的好处,不再满足于当个旁观者,纷纷自发参与到村屯的发展建设中。村屯怎样清洁、饮水如何净化、道路怎么硬化、产业如何发展,村民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各村乘势引导成立乡村建设理事会、党群理事会、保洁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兴建农村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现,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少了,文明节俭的多了;酗酒赌博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传统乡风在吐故纳新中向现代文明乡风悄然转变……

  从“清洁”到“生态”,再到“宜居”冲刺“幸福”,6年来,八桂大地见证了干群齐上阵、万人总动员的热情,催生了“三生”共融、宜居宜业的幸福,更留下了壮乡儿女道不尽的悠悠乡愁。这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艰辛探索,更是“美丽中国”的一次生动实践。步履向前,“美丽广西”这场长跑仍将继续;翘首以待,一个“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人长寿”的广西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