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十万大山里的瑶乡“脱贫梦”

27.11.2015  19:10

  新华网南宁11月27日电(记者刘伟、徐海涛)一排排统一规划的种植网架上,均匀地铺着一层松树皮,正在生长的铁皮石斛一簇簇点缀其上。虽已进入深秋,但走进瑶族村民邓玉付的铁皮石斛种植大棚,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邓玉付的家位于广西上思县南屏瑶族乡常隆村百马屯,由于地处十万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问题曾是压在当地瑶族群众心口最难移的“大山”。“屯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过去只能依靠种植八角、收割松脂勉强维持生计。”邓玉付说。

  提及昔日生活,邓玉付感受颇深:有时上山割松脂都要走几个小时,出村销售则更加困难,1米宽的山路是全村唯一的出村道路,虽然脱贫心切,无奈脱贫路窄。

  “如今,随着通屯扶贫硬化道路的修通,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不再是梦想。”邓玉付说。为推动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当地于去年9月打响了十万大山扶贫攻坚大会战,整合投入370多万元新修了一条逾5公里长的水泥路,从常隆村百马屯直抵南屏瑶族乡政府。

  “今年8月,通屯硬化道路正式完工,现在到乡里赶集只要1个多小时。”常隆村委会主任蒋秀璜说,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今年村里已有15户人家盖了新房,不少村民在县委县政府帮扶下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牛羊养殖等产业迈上脱贫路。

  邓玉付说,去年在外务工的儿子在网上看到了别人种植铁皮石斛致富的信息,看到村里准备修路,自己一家人借钱也开始搞起铁皮石斛种植。“现在首批种植的苗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按照目前每斤500元的市场价,自己600多平方米的种植规模后续收益十分可观。

  百马屯的变化在村民蒋佳平家也体现明显。记者走进蒋佳平新建的二层楼房看到,新房虽未全面装修,但已配置了一些家电和家具,在二楼的一间房屋内,地面摆满了新收的八角。“以前到集市卖八角,往往需要挑着担子走上四五个小时,现在路通了,老板直接进家收购。”蒋佳平说。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村民减贫脱贫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乡里发展种养项目的人不断攀升。”南屏瑶族乡人大主席吴军说,为了帮助贫困户更好更快地脱贫致富,当地加大了干部帮扶力度,通过无偿向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等方式,和村民们共同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

  “今年我又新种植了500多棵中药走马胎,听说收益效果不错,明年我还计划再挖个鱼塘养鱼,正准备听听村里‘第一书记’的意见。”蒋佳平说。

  上思县扶贫办主任黄冠乐介绍,去年以来,当地结合山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帮扶、企业帮带”的发展模式,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培育发展了铁皮石斛、草珊瑚、茯苓等特色中草药以及牛羊养殖等一批“短平快”扶贫项目,深山瑶乡渐显生机与活力。

  “在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扶贫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了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确保扶贫攻坚落到实处。”黄冠乐说,目前,当地正通过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启动12年义务教育等举措攻坚扶贫“硬骨头”。

  位于南屏瑶族乡渠坤村的扶贫生态移民点,统一规划的生态移民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后续我们将积极引导居住在水源地林区、地质灾害点、住户较少村屯里的群众进行生态搬迁,并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培训、组建农业合作社等方式为他们创造更多收入渠道,让他们能够搬得出,住得下。”吴军说。

  “扶贫必须扶智,在教育扶贫方面,县里已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并将于明年春季启动12年义务教育,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辍学。”上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海说。(完)

 

[责任编辑: 向丁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