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增添“抗战记忆” 民众多方式缅怀英烈
7月7日,“不应忘却的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日展览展示活动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文化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主体展览、专题演出、互动体验等三大板块,带领参观者重温京西抗战历史。 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京城增添“抗战记忆”民众多方式缅怀英烈
中新社记者 杜燕 尹力
“他们都是为抗战牺牲的英烈,值得人们纪念。”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纪念日,包括赵轶在内的许多民众自发缅怀抗日英烈。
7日早,在长安街与佟麟阁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东南角,30岁出头的赵轶停下脚步,认真地阅读着新落成的纪念佟麟阁将军主题雕像旁的文字介绍。
记者看到,在鲜花丛中,雕像不是佟麟阁像,而是一尊被炸坏了的怀表雕塑,日期和时刻定格在1937年7月28日——将军殉国的时刻;铜怀表上有两尊麒麟,借“铜”、“麟”二字来表达对佟麟阁的怀念。
这是刚刚落成的纪念雕塑,雕塑高1.937米,链子由77个铜环组成,寓意1937年7月7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见证了全民族抗战爆发的北京城又多了“抗战记忆”。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条路上,对于佟麟阁将军、对于抗战历史特别关注,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赵轶表示,一周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这么快就焕然一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条路上原来仅在新文化街和佟麟阁路交叉口有一个小牌子介绍佟麟阁路的来由,现在有了雕塑,不仅美化了周边环境,更让每一位过往的人们随时驻足了解更多历史。
他指出,除了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就像外交部回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儿女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共御外敌,这段历史值得铭记。”
佟麟阁是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与佟麟阁同一天牺牲的赵登禹,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抗战胜利后,西单西侧的“南沟沿”胡同被命名为佟麟阁路;“北沟沿”胡同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在赵登禹路北端,古色古香的北京35中高中部今年初搬至这里。该校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参与创办的。如今,学校青砖、灰瓦,加以暗红色点缀的围墙上,镶嵌着赵登禹将军纪念雕塑。
记者看到,该雕塑由卢沟桥的雄狮、赵登禹将军塑像、将军题写的“为国家扶正气”和“孝思维则”三块浮雕组成。
李然曾是35中的学生,如今已经是上班族的她表示,学校搬至了赵登禹路、围墙上又增添了抗战将军的事迹,可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段历史,尤其是让年轻人了解抗战英雄的故事。
在北京,有3条大街以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三位将领命名,还有赵登禹中学、张自忠小学、佟麟阁博物馆……年过五旬的市民李丹表示,“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如果一代一代都不知道抗战的将领了就挺可惜,应该多立些纪念碑或亭子。
这座城市散落着诸多的抗战记忆,民众以不同方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在宛平城,社区居民自导自演音乐舞台剧《抗战烽火》纪念抗战爆发78周年;抗日革命老区门头沟区的斋堂川是冀热察挺进军指挥部所在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官方将建立平西抗日战史研究会,以探寻每一个战斗遗址,细化每一个英雄故事,厘清每一个抗日战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挺进军、了解平西抗日,进一步教育后人,发扬地区红色革命传统。
网站上,抗日远征军背包和外腰带、1937年出版的红色抗战著作《第二期抗战及将来》……许多网民还通过说故事、晒文物等方式祭奠英烈。据悉,抗战馆网上纪念馆自设立一年多以来,点击量已超过2.1亿人次。
此外,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经过五个多月的展览改造,7日推出“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并将在全球展览,展示中国东方主战场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