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多举措拓宽食品药品案源 提升办案质量

26.03.2015  19:57
      为严厉打击“四品一械”违法行为,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创新办案理念,深挖案源,强化质量,办案水平稳步提升。案件类型从单一的以“无证经营”、“产品抽验不合格”为主向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标签标识等纵深领域延伸。据统计,2014年至今,在全市办结的128起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中,无证经营类案件占10.8%,食品标签不合格类案件占12%,非药品冒充药品类案件占6%,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类案占16%,其他类型案件占54.8%。
      一、创新办案理念。摈弃“坐、等、靠”的被动办案思想,树立主动“出门”办案意识。以“人人能办案”为目标,协调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办案力量,形成市、县两级办案协作区,为案件查办提供人力保障。同 时加大执法经费投入,为执法办案人员配齐手提电脑、摄像机、照相机、便捷式打印机、录音笔等办案工具,着力打造具有精良装备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二、多渠道深挖案源。一是依托12331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为查案提供信息参考。同时,完善电子网络监管建设,多方面、多层次收集案件信息。二是发挥业务科室前沿职能,团结协作,对业务科室提供的案件线索加以汇总分类,顺藤摸瓜,广辟案源。
      三、强化办案机制。一方面对案源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责任到人,并将工作情况列入日常考核内容;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办案程序,建立案件合议、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追责、问责等各项机制,保证案件公开、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适用适当、执法文书使用规范。
      四、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一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以及执法行为规范化培训,强化对法律深层理论的认识,把法律法规的更新培训作为工作的必修课。二是加强理论运用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采取专题培训、模拟办案、跟班学习、案例分析、执法QQ群交流等多项举措,增强办案人员对不同案件类型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蓝奎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