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多家网络媒体齐聚南宁

28.02.2017  14:02
  2月26日,“迎接党的十九大·脱贫攻坚看广西”网络主题活动首站来到南宁市邕宁区。当天,由全国3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脱贫攻坚看广西”媒体团深入邕宁区乡村,实地采访精准脱贫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深入挖掘、发现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

  采访过程中,媒体记者们发挥自身优势,以新闻报道、视频、动画、漫画、H5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浓墨重彩地宣传精准脱贫工作推进典型事例,以及在开展精准脱贫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在南宁市采访的所见所闻,让媒体记者们对南宁市脱贫攻坚的扎实举措和积极成效点赞或感慨。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获点赞

  当天,媒体团先后来到蒲庙镇华康村产业化扶贫园林绿化苗木示范基地、那楼镇屯了村牛大力种植基地,以及那楼镇那盆村蓝孔雀养殖基地。每到一个地方,记者们都会拿出照相机和笔记本,或拍摄扶贫产业产品,或拉着已脱贫的农户进行采访,询问家庭情况、收入水平,详细了解他们的脱贫经历。

  “您要不要把剩下的地也流转出去,您平时在公司打工吗?”在听了简单介绍后,光明网公益频道副主编钟蕾蕾便向农户黄庆姜询问起来。“我最想了解贫困户们的致贫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脱贫的。”钟蕾蕾说,经了解得知,黄庆姜通过土地流转分红以及在公司打工两种途径获得收入,解决了贫穷的问题,“这说明,当地政府的脱贫政策是扎实有效的”。曾去过贵州、甘肃、四川等省份贫困地区采访的钟蕾蕾,对于南宁市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农民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的脱贫模式大加赞赏。

  来自北京未来网的记者谢青多次参加扶贫报道,她认为,相比我国其他地区采用“互联网+”自产自销的方式,邕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公司签约,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种养规模,更能带动整村经济发展。在本次采访中,谢青将重点关注那些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的贫困户,以对“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发展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邕宁自造”展现产业扶贫成效

  在华康村力臣苗木基地,一排长桌上摆满了“邕宁自造”优品市集的新鲜水果和淮山薄饼、坚果、果干等系列产品,吸引了媒体记者们的目光,番石榴、百香果、沃柑等本地水果,让来自北方的记者们纷纷一尝为快。

  “我是第一次品尝沃柑,感觉味道非常特别,令人回味无穷。”中国日报网记者黄硕称赞道。他说,沃柑在北京是吃不到的,而其酸中带甜的口感“与北京超市里买到的橙橘类水果完全不一样”。黄硕说,他打算根据沃柑这类亚热带特色水果的特点,通过水果的产销,挖掘当地老百姓的脱贫故事,并利用中国日报网面向海内外读者的平台优势,让更多的海内外读者了解广西,了解南宁,了解热带水果。

  通过这次邕宁区的采访之旅,媒体记者们加深了对南宁市脱贫产业发展的了解,也对南宁在贫困村产业发展中采取的做法和收到的成效给予了肯定。

  正如网易广西记者李星月所说,邕宁区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名特优水果品种,对贫困户的帮助会很大,也利于开拓水果市场,助农增收。 

   村屯变化间看脱贫成绩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媒体团的记者有不少还是广西的老朋友,他们专注于采访报道广西扶贫脱贫工作,是广西扶贫脱贫的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对于贫困地区发生的变化,他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经过这两年的脱贫攻坚,邕宁区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村屯绿化美化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已从事广西扶贫报道近4年的人民网广西频道采访部副主任阮旭日表示。人民网广西频道从2013年起开设了“精准扶贫广西行”栏目。几年来,他们采访了广西14个地市的多个县区,对各地脱贫攻坚的措施、成效都有切身体会。他认为,南宁作为自治区首府,政策、资金、人力各方面资源优势凸显,扶贫工作成果显著。“特别是邕宁区的‘五人议事小组’,让我印象深刻。”阮旭日说,“五人议事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五名帮扶干部身上,对扶贫工作的每件事项进行督促、推进,这也为邕宁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作出很大贡献。

  看到邕宁区如今的变化,阮旭日也感到由衷高兴:“邕宁区确实是下了很大的苦功,成效也非常显著,这次回过头来看,真的替他们感到高兴。”他说。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