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忽悠大讲堂”开课 市民称再也不听保健讲座了
“防忽悠大讲堂”以案说法教你如何防忽悠 程勇可 摄
讲堂上一问一答互动解疑,气氛热烈
听课市民讲诉自己遭遇消费陷阱的经历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 (记者 高宇峰 赵敏)“我在‘老年健康课堂’买了1万元的保健品,吃了不见效果,怎么退呢?”“我办的美容卡,商家跑单了,怎么办?”……昨日,本报联合工商、公安举办的公益性“防忽悠大讲堂”第一堂课在凤岭北社区开课,听课人在互动环节提出的疑问一一得到解答,他们受益颇多,并感慨:“以后再也不去听所谓的‘保健讲座’了。”
当日,凤岭北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满满当当,其中以老年人居多。“防忽悠大讲堂”第一堂课由自治区消委会专家团成员、西乡塘区工商质监局消保股股长谭英开讲。
“大家是否都参加过这样的保健讲座?”谭英先是讲述了自己处罚过的几个“保健讲座”案例,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接着,谭英又问:“是不是买了这些保健品,都没有拿到发票?赠送的产品,他们也不做‘三包’?”“我买的保健品有发票。”一名听课的老年人说,她在保健品讲座上买了不少产品,还有发票,并拿出了一张票据。谭英接过一看,这只是收据并不是发票。
谭英说,如果发生消费纠纷,首先得有相关的发票、票据证明,表明曾在对方那购买过产品,“发票作为证据才正规”。另外,购买产品获得的赠品也享受“三包”政策。
谭英指出,非正规健康讲座问题多多。如保健品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商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不到位;退换货难,人走店空无法维权;等等。“保健讲座”推销人员惯用的推销手段有:以祛病消灾为名进行诈骗;冒充熟人、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进行诈骗;利用授课、试用、试吃等方式进行推销;利用老年人情感空虚,出现放松进行亲情推销;赠送小礼品;等等。
在互动环节上,听课人员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疑问,授课人员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更热烈了。
当日,到现场参加活动的人员还获得臣·体检提供的价值400元的免费体检券一张。臣·体检承诺:活动赠送的免费体检券不设消费门槛,无强制消费、隐性消费项目。
■现身说法
他们痛心的经历,您看后不要再犯了
老人防骗篇
1万多元买按摩仪无效果
市民黄阿姨:我今年50多岁了,妈妈已年过八旬。年纪大了,难免会腰酸背痛, 所以就想着去听课做理疗。每天凌晨5时许,我妈就起床坐车去排队做理疗,回来时还经常带些鸡蛋、购物袋等小礼品。去了几次后,人家就推销按摩仪了。今年5月份,我妈经不住诱惑,在七星路花了1.7万元买了一台按摩仪。拿回家用时,发现按摩仪并没有像他们所推销的那样有效果。我后来去七星路找店家时,才发现店已经不开了 。
●谭英点评: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经常遇到商家夸大宣传,同时在宣传产品时都会给消费者一些好处。为防止受骗,最好拒绝这些小诱惑。如果发现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存在虚假宣假的情况,应保留证据拨打12315进行投诉。如果购买的医疗器械、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存在质量问题,则可通过12331向食药监部门反映。
老年人消费存在哪些误区:
1.街坊邻里介绍的就好。
老年人喜欢听家人、朋友的介绍来购物,认为口口相传的方式更值得信任。
2.体验后就买单了。如,小区附近有个老年人免费测血糖、血压的门店,每天一大早就有老年人排队检测;市场旁边有为老年人准备的按摩头、腿等治疗仪,还准备有“高级”净水器,专为老人买菜时到此“享受”;请托或鼓励老年人发动身边的人加入体验。
3.被“干儿”“干女”攻心。如,“健康讲座”销售人员向老年人大打亲情牌,隔三岔五地与老人通电话,有的还上门走访,显得人情味十足,甚至当起干女儿、干儿子;一些保健品厂家以某某公司几周年庆为由,还以专车接送、免费餐等诱导老年人,在游玩过程中趁机推销保健品,让老人觉得盛情难却;请所谓专家来授课,有的还雇请托儿写感谢信、送锦旗、到场说疗效,购买时制造假象骗取老年人的信任。
【温馨提醒】
1.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2.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
3.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买药要去正规药店。
保健品篇
被忽悠保健品当药品买
市民雷伯:我住园湖路,之前被小区的人介绍去听保健讲座,一开始送了不少鸡蛋,还得了一部小巧的治疗仪。没多久,推销人员便开始邀请我听其他养生课,还推介了一款保健品,说“吃6粒,可以当保健品,吃8粒可以当治疗用”。我就花1万元购买了两盒,对方还赠送了两盒。不过,吃了后并没有用。
●谭英点评:注意识别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生产批准号为“国药准字H”的为药品,而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的则为保健品。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不能听信“服用了××保健品就可以不用吃药了”的言论,这可能会给自己的身体埋下一个“定时炸弹”。
保健品不是药,购买谨记“五原则”
保健品不是药,应当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的批号,消费者可以登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手机软件名字为“中国食药监”)的网站上查询。
【温馨提醒】
一审:购买保健品时,要仔细查看销售人员是否有营业执照,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看产品包装上有没有保健食品特有的“蓝帽子”。
二看:要仔细查看商品包装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数据材料。查其批准文号,以及文号的合法性,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ww.sfda.gov.cn)数据库查询。
三比:货比三家。
四计算:对准备购买的保健品要计算食用时间。
五协商:要学会向他人或子女请教。
预付卡篇
洗头卡未用完美发店关门
邵女士: 我曾在小区一家美发店办了一张800元的洗头卡,但该店经营了一年左右后突然就关门了。卡里还剩有300元左右,我去消费时看到门上贴着一个电话号码,拨打过去才发现是房东的号码,店主已经找不到了。
●谭英点评:预付卡是让商家迅速回笼资金的一个营销办法。由于要先存钱再消费,因此比较容易发生纠纷。在办卡时,一定要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查看商家是否证件齐全,并了解其经营情况,如是否有连锁店、一张卡能否同时多个地方消费等。另外,预付卡中不要存入太多费用。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拨打工商部门电话12315了解商家是否进行了搬迁备案,以便开展下一步维权。
“预付款消费”目前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骗”:经营者以较大的优惠条件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预付款消费卡,得手后突然溜之大吉、携款而逃;
其次是“变”:商家擅自变更名称或负责人,然后单方面宣布原卡无效;
再次是“限”:经营者自行设定消费卡有效期限,单方规定期满后卡作废,但余款不退;
最后是“难”:一旦消费者办好卡后,原来的承诺和内容大打折扣,消费者想退卡难上加难。
【温馨提醒】
1.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尤其不要贪便宜而大额度购买。一旦选择了预付款消费,就要及时消费,减少承担经营者卷款走人等风险。
2.预付款消费是商家与消费者的一种合约,商家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消费者购买了“预付款消费”后,已履行了自己的支付义务;作为商家,应在有效期内同样履行自己的义务,即提供商品或服务。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