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为何不能“逢报必准”

25.11.2015  15:23

  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部分地区”“局地有雨”等说法被大家津津乐道。前些年,网络上还盛传一个段子,说世界上最不靠谱的有三类人,天气预报播音员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如果不准,又是为什么?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回锅率”极高,不会过时、常谈常新。专业的、高深的、似懂非懂的……各种风格的解读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今天,咱给您一个最通俗最接地气的版本。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理论上来说,但凡涉及预测的事情,都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客观规律。我们可以致力于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但真的无法实现“不报则已、逢报必准”。

  如果大家在这一点上没有异议,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预报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这是一组新鲜出炉的数据:1月22日在西安召开的2015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指出,2014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7.5%,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2%和84.4%,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为78公里,全年粮食总产量预报准确率达99.9%,均稳中有升。而这样的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现在进入正题,谈谈 那些有时不“靠谱”的预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来寻找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看,现代天气预报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尽管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气象观测方面的记录,但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却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目前世界通用的数值预报方法来说,我国于1955年才开始摸索研究,1969年才正式发布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不能苛求它做到“万无一失”。

   同时,大气运动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人类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仍然很有限。 我们还不能完全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做到近似地、无限接近真实地模拟,因此不免存在误差。

  退一步说,即便我们可以精准表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在接下来的计算环节还是会遭遇“瓶颈”, 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在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时也很难做到完美与极致 ,因此才有了人工订正一说。

   最后,预报是否准确还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还与许多主观因素有关。 比如,预报工作要受到预报员技术水平、预报经验的制约。

   从公众的角度来讲,预报的不准确跟人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以及选择性记忆有关。 大众对天气预报抱以极高的预期,同时也认为气象部门吃的就是这碗饭,没有理由不给出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所以,当预报准确的时候,大家认为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不会铭记于心;但是,当预报不准的时候,却往往会影响了工作生活安排而记忆深刻。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明白,天气预报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判断,它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报员提供的是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愿社会大众对预报工作再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希望预报员再多一份努力和付出。(文/高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