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女子回到桂林蹲在废墟上满眼泪水(图)

17.08.2015  13:49

  核心提示: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杰克·威尔克斯在1945年8月桂林光复后来到了这座城市,是他为我们留下了这幅照片,照片还配着说明文字:这个中国女子最近发现了她丈夫的遗体和烧毁的家,她在努力寻找化为灰烬的个人财产。

  战后回到桂林的女子,以及被烧毁的家

  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凌世君

  这个蹲在废墟上的年轻女子满面悲苦,眼里充满了哀恸、绝望和无助。烧焦的檩条边已经长出了荒草,可是年轻女子蹲在那里,并不想离开。

  她,是我们这个城市70年前的一位普通市民,是千千万万个在战后回到桂林的城市居民中的一员,是我们中某一个人的祖母、外婆、伯娘,或是邻家嫂子。

  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杰克·威尔克斯在1945年8月桂林光复后来到了这座城市,是他为我们留下了这幅照片,照片还配着说明文字:这个中国女子最近发现了她丈夫的遗体和烧毁的家,她在努力寻找化为灰烬的个人财产。

  难怪她有着这样一双眼睛!我们不忍直视,而又不能不面对这样一双眼睛,因为它是我们民族苦难记忆的一部分,是桂林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家族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作为遭受过战争创伤的人民,我们谁能说,跟这样一双眼睛没有关系?

  有一次,一位朋友带我们到他的家乡阳朔葡萄徒步,那里的峰林景观世所罕见,经过一个岩洞时,朋友忽然停了下来,满脸凝重地指着洞口说,当年他的爷爷和父亲躲日本人藏身于这个岩洞,他的爷爷出洞想回村子找点吃的,被日本兵发现,被活活打死了,他的父亲当时只有7岁,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想一想,如果有镜头对着这个孩子,我们会看到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我也是一个战争难民的后代,我不止一次听我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起当年“跑日本”的经历:我的祖父在南京大屠杀前,携家人从南京逃往西南,落户桂林,在日本人打到桂林前,又随供职的汉民中学逃到贵州榕江,日本投降后又迁回桂林。我的外祖父在武汉大撤退时,先携家人逃到上海,后又辗转到桂林。那一路吃的苦受的罪,三天三夜说不完。母亲兄弟姐妹共有10人,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活下来的只有4人。

  据桂林民国年间的户籍统计,桂林战前约有8万人口,战时因为接纳各地难民,人口曾经激增到50余万人,这50余万人到1944年7、8月桂林强迫疏散前后,纷纷逃离桂林,那是一个城市的大逃亡。1945年8月,逃难的人们回家了,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发现已经无家可归:《桂林沦陷期间各种损失统计摘要》(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显示,桂林收复时城区仅残存公私住房478间;被敌杀害9932人、重伤12127人。试想,哪一个老桂林人的家庭,没有一本城破家亡的血泪史?

  数据是冰凉的,而画面却是感性的,在杰克拍摄的几十张桂林战后景象中,这张无疑是最有穿透力的,一如那张著名的越战照片《奔跑的小女孩》,它向人们述说着战争对人类造成的深重伤害。值此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重温经典影像,记住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