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服试验药26天殒命 亲属诉讼3年获赔48万(图)
在寺庙上香时留影的王海冰,没有人知道她秉香闭目时许下了什么愿望
23岁的王海冰死了。在进入试验治疗期服用试验药物26天后,这个被医学上称为“受试者”的山东姑娘,死在了千里之外的上海。此后,她远在家乡的父母委托律师,为突然死亡的独生女儿讨个说法。长达三年多的漫长等待后,日前上海杨浦区法院一审判决,要求对王海冰进行药物试验的医院向王海冰父母赔偿48万余元。王海冰父母的代理人、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玉军表示,本案是我省首例试药人被侵权胜诉案。
山东姑娘上海服试验药26天殒命
亲属诉讼三年终于等来48万赔偿
编号200834的受试者
时间追溯回2011年3月19日,23岁的烟台姑娘王海冰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上海城隍庙,她请上一炷香,站在了寺内数人高的香鼎前,笑着招呼朋友赶紧为她拍照。
没有人知道她随后秉香闭目许下了什么愿望。
两天后,王海冰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始服用医院提供的研究药物,进入试验治疗期。药物研究日志显示,作为受试者,她的编号为200834。
一切要从多年前说起。王海冰的母亲孙艺环告诉本报记者,女儿确实从小身体不算健康。在11岁那年,因为经常感冒,女儿在烟台当地一家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此后在北京安贞医院,王海冰进行了手术,但每次跑步后,她都会出现气喘,因此不能参加体育锻炼。
2008年,20岁的王海冰考入内蒙古科技大学。离开家乡后,她身体依旧孱弱,在内蒙古医学院三院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很快,家人带她来到上海肺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一段时间治疗后,医院工作人员与王海冰进行沟通,邀请其参加一项针对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性试验。2011年2月14日那天,王海冰与上海市肺科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参加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家公司申办的一项关于肺动脉高压口服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药物临床试验。
本报记者掌握的该知情同意书显示,其内容提及试验药物是一种研究性药物,尚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为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也可能存在未知的不良反应,“您有权随时撤回您的同意”。
或许是为了尽快康复,王海冰最终还是在这份充满未知因素的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死前感慨“好好爱护自己”
多名熟悉王海冰的同学向本报记者回忆着王海冰的模样,差不多一米六五的个头,纤瘦苗条。带着近视眼镜的她,经常笑容灿烂。
在社交网络中,她分享着电影、美食和生活感悟。试药前两天去静安寺烧香的照片,在网上被好友们嘻嘻哈哈的评论,她回复一个好友说,嗯,我比初中的时候更瘦。
但在现实中,王海冰却承受着药品试验带来的痛苦。
据《药物使用手册》记录,4月1日,双肩酸痛,全身乏力;4月10日,心悸;4月11日,患者(注:指王海冰)今日电话联系,诉全身乏力,双肩酸痛,考虑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与背景治疗药物无关,未予特殊处理,之前双下肢水肿仍有;4月15日,今日患者电话联系,仍月经不规则,建议妇科就诊,患者全身乏力,双肩酸痛,双下肢水肿同前……建议患者明日诊查,患者表示下周一访视再进行相关检查。
但23岁的王海冰没有等到“下周一”。2011年4月16日,在逛超市时她跌倒,等到120急救车赶到后宣布临床死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死亡证明也显示:来院已死亡。
就在王海冰客死上海前六天,她还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了最后一篇文章,并感慨:“好好爱护自己”,这也成为她终未完结的最后心愿。
12月6日,是王海冰的公历生日。虽然已过世三年多,但她曾经的好友们,还是会在网络中追忆她。一名初中同学就在她笑容依旧的照片下留言:“追悔莫及人已去,泪光点点心难平。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