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县娅怀洞史前遗址出土近2万件遗物

20.12.2015  10:57

  考古人员下挖6米多深坑以寻找内洞入口

 

 未发掘前娅怀洞遗址远景,该洞视野开阔,背山近水,洞前有棵木棉树遮挡(资料图)

  考古人员挖掘出的石制品原料

  娅怀洞遗址出土的螺壳

 

 娅怀洞遗址出土的穿孔石器

 

 工作人员正在筛选出土遗物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陈蕾 文/图)娅怀洞遗址对于研究广西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所出土的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这一地区史前人类的生业经济、复原古代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过7个多月的发掘,遗址内发掘面积近15平方米,发现了用火遗址,出土石器、人骨、兽骨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

  背山近水,视野开阔,闲时打磨石器,饿了可上山打猎,入水捞食螺蚌。在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考古专家发现了娅怀洞遗址,经过7个多月的科学考古发掘,一幅史前人类的生活画面逐渐显露。12月18日,记者实地探寻了这一跨越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史前遗址。

  探寻史前人类居住地

  在距离博浪村约300米的县道旁,隆安县文体局副局长雷英章指着眼前的一座高山对记者说:“解放初期大规模剿匪时,曾有土匪头子在山洞里自杀,平时很少有人上来。”雷英章是博浪村人,他口中的山洞便是娅怀洞遗址所在地。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孤山中的山洞多少有些神秘色彩。直至2014年,考古专家发掘隆安大龙潭遗址时,对周边山洞进行调查并发现娅怀洞遗址。今年5月,为配合广西那文化(稻作文化)研究课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隆安县文物管理所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

  经过7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内发掘面积近15平方米,并对被后人扰乱的堆积进行清理,发现了用火遗址,出土石器、人骨、兽骨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那些曾被时间掩埋的秘密也逐一揭开。

  “洞外是一片开阔地,附近有水源,上山可打猎,下水可捕捞。”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全程参与了挖掘工作,他向记者介绍了史前人类生活的环境。虽然遗址周围没有发现生存最重要的水源,不过从出土的大量螺壳和蚌壳表明,当时人类活动时附近有水源。雷英章也证实在上世纪70年代,遗址前方还有一处较大的水塘,之后才被填埋。

  大量遗物还原古人生活

  选定了住处之后,史前人类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考古工地,堆积剖面上标注着不同的数字,这是考古人员根据地层学,用数字将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加以注明。在属于地层的第7层,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长约4米、宽2米的用火遗迹。

  用火遗迹内有成层的灰烬,以及许多被火烧过的兽骨和石器。如此大面积、成层的灰烬存在,表明生活在该洞的史前人类曾长时期在同一地方烧火、取暖并烧烤食物。食物种类也十分丰富,除了螺壳和蚌壳,不同地层还出土了众多的兽骨以及猴、野猪、鹿等牙齿,这些动物遗存应该是居住在该洞穴的史前人类食用后遗弃的。

  狩猎和日常劳作自然离不开工具,目前从娅怀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器等,总数达1万多件。其中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多用石片加工而成,还有许多锋利的石片直接就拿来当做工具使用,用来刮削或切割东西。

  “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工具较少,并且石器的整体面貌独特,和中国南方常见的砾石石器不同。”  谢光茂认为,这种以石片、刮削器为主的石器组合反映了这一地区当时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文化内涵有待深入研究

  娅怀洞遗址还藏着哪些秘密?记者发现考古现场有一个人工挖掘的深约6米的坑,考古人员正拿着铁锹在深坑内工作。若仔细观察深坑底部,可发现其中一处土质与坚硬的岩壁明显不同。原来岩壁中还有一个内洞,考古人员正探寻被堆积物堵塞的洞口。

  谢光茂介绍说,考古人员曾搭建高架对遗址进行调查,透过岩壁上方约5米处的空洞发现内有乾坤。随后考古人员从空洞顺着梯子进入内洞。经初步考察,内洞长约9米、宽约3米,洞内地面可见大量文化遗存,至于内洞的用途仍有待进一步发掘调查。

  根据现有的发掘情况来看,娅怀洞遗址堆积深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遗物众多,延续时间长,包含了新、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石制品数量巨大,文化面貌独特。谢光茂认为,娅怀洞遗址对于研究广西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这一地区史前人类的生业经济、复原古代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娅怀洞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按计划,发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田野工作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谢光茂表示,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重要的发现。

  揭秘娅怀洞遗址出土遗物

  在考古工作队的驻地,近2万件从娅怀洞遗址出土遗物被分类摆放,包括石器类、螺蚌类、动物骨头类、植物类等,未来这些遗物将交由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恢复洞穴环境,完整重现史前人类的生活。

  遗物一:穿孔石器

  以往在广西遗址中出土的穿孔石器均为天然的扁圆形鹅卵石所制,娅怀洞遗址所出土的穿孔石器则更加多样化,有二次加工,打磨过的痕迹。至于穿孔石器的用途,一种说法是将石器套在尖木棒上,以增加重量便于掘土。另外的说法是相当于渔网的网坠,或是套根绳子用于投掷狩猎,但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遗物二:螺壳

  从娅怀洞遗址中出土的螺壳摆满了3个塑料大筐,大部分螺壳的尾部都被敲掉。看来敲掉螺尾吃螺肉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史前人类很有可能早已学会了这项“绝技”。

  遗物三:石制品原料

  目前考古人员在娅怀洞遗址中发现了种类多样,用于制作、打磨石制品的原料,除常见的砂岩、石英岩、石英外,还有很多少见的燧石、玻璃陨石、水晶等。

编辑:蒋卫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