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时政】子曰师说金海峰:精气神·中国梦

30.11.2014  00:38

  上大学时,外语学的是日语。记得《东京日本语》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就叫《我的理想,我的梦》,依稀记得内容是讨论人生追求、未来期望的:有的想做护士,有的想做音乐家,好像还有想造飞船的。后来在高校教书,职称熬到了教授,再也不用参加什么外语职称考试了,一大箱子外语书,10元钱就扔给拾废品的,连同那画满单词、句法、惯用型的记忆逐渐淡出了我视线,彻底远离了我的生活。

  十年前在吉林长春,我为市民开设“国学大讲堂”,每周六都要讲一上午《论语》,风雨不误,连续讲了一年多。备课的时候,《论语·述而》中有一句话:“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当时心里还嘀咕,《论语》什么都记述,连孔子说一句很久不做梦的话,也都统统收录进来。然而那个周六,当我面对几百听众,把朱熹集注里的释读,讲解给大家,讲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夜晚梦都做不到了,说明白天思念的心劲儿就不足了。多少人,年轻时做过许多美好的青春大梦,随着年龄增长,理想却渐行渐远,最后破灭……我已忘却那天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但我清晰记得,当时有几位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及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孔子壮年的时候,立志要推行周公时的礼乐文化,所以梦中好像见到过周公一样。年老力衰,志向逐渐削弱了,没有了心情,也就淡漠了思念,因而叹息自己老之将至了。

  中国民间社会,长期流传有《周公解梦》神秘方术,其文献渊源,恐怕与《周礼·春官》所涉及的几种梦的现象有关,中国人一直认为,梦是某种心理暗示或神明的示警,梦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是一种“吸引力法则”,如若朝思暮想,则会美梦成真。因而《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就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例子,最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