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承传统 九九重阳扬新风

15.10.2018  13:43
  登高燕饮,簪菊泛萸,犹古人遗俗也。在古代,重阳节有登高聚会、喝酒赏菊的习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重阳节又多了尊老、爱老、敬老的内涵。在南宁一些地方,重阳节也有着各具特色的节日韵味。 

  老家在上林县明亮镇的杨慧萍女士是壮族人,按照当地壮族的习俗,重阳节里年轻人要为家中年老的长辈准备寿粮缸,缸内装满新米,放置于卧室。米缸里的米叫“寿米”,寓意吉祥长寿,老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吃。杨女士解释,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九九取自长久之意,在重阳节里为老人准备寿粮缸,代表着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同时,老人会用陈年“寿米”做成糍粑,送给子女作为回礼,表示同寿同福。

  “每年重阳节村里还会举办文艺晚会,由本村和附近村落的中老年人自编自演,唱山歌、唱戏曲、跳舞,老有所乐。”杨慧萍说。

  重阳节同样是邕宁区那楼镇一带乡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隆重程度堪比春节。每年重阳节当天,村里村外停满汽车,外出工作的乡民都会回到家乡,和族人相聚,悼念先人,这样的节日习俗已经成为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市民周良的老家就在邕宁区那楼镇苏秀坡,每年的重阳节他都要回到老家参加祭祀。“清明节是家庭的祭祀,重阳节是宗祠祭祖,所以更加热闹。祭祀不仅是传统,也表达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周先生说。除了宗族祭祖,村里家家户户还要摆宴设席,盛邀亲朋好友团聚,十分热闹。

  广西师范学院的老师梁颖涛表示,传统节日的习俗比较繁杂,但有着浓重的仪式感,传承着深厚的情怀。现代人过传统节日方式或许会有不同,但文化的价值是共通的,比如重阳节表达对长辈的美好祝愿,这就是传统节日不断传承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