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蹚水需要官员常“湿鞋”

10.11.2015  01:40

“谁能帮帮我们,我们渴望有一座便桥。”生活在合浦石湾镇牛寮底村的孩子们,多年来每天上学都要蹚过一条没有桥的河流。为此,家长和老师们忧心忡忡。对于学校提出希望搭一座简易便桥的想法,合浦教育局和石湾镇政府工作人员均表示不知情,称会将相关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11月7日《南国早报》)

一条无桥河,阻断上学路。枯水期小小年纪涉水而行,汛期为安全起见停课自学,牛寮底村孩子们的求学路,真可谓走的异常艰难,同时更让人寒心不已。

常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孩子们的求学路,由歧路变通途,只不过是一座桥的事,可是多年以来,牛寮底村却苦盼而不得,更让人生气和难以置信的是,相关部门竟然还好意思以不知情来答复。

“早在10多年前,就曾有人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修建一座桥梁,但一直没有回音”,如果学校所在的大田村村支书邱小妍所言不虚,那有关部门的所谓“不知情”,纯粹就是在充愣装傻,而在充愣装傻的背后,则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之风。

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常到基层走走转转,如果能多听听群众的诉求和呼声,怎么可能不知道牛寮底村的孩子们上学难?牛寮底村处在三地交界,地方偏远交通不便,领导干部们的小车到不了,只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这或许才是不知情也不想知情的真因。

再退一步讲,即便就是以前不知情,现在经过媒体的报道,有关部门对相关情况也大概有了了解,眼下是时候拿定主意修一座桥了。的确,修桥需要资金投入,这座桥走的人不多,从投入和效果对比来看,可能会有些“不划算”,但是这座桥是暖心桥是爱民桥,肯定不能只算经济账。

为了学生们能高高兴兴上学,为了孩子们寒冬腊月里不再光脚涉水,有关部门必须要修这座桥,实在资金困难,桥修简易一些也可以。除此之外,领导干部们还需要多“湿湿鞋”,多磨破几双鞋,这样才能和群众心贴着心,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才能避免孩子们蹚水多年的寒心事。(高永维)

【 编辑:陈梓瑶  作者: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