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孩子坠楼事件引思考 家长要注重沟通技巧

02.07.2015  11:15

广西机电技术学院发生惨剧的宿舍楼

  6月30日中午,在广西机电技术学院一教师宿舍区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刚刚上一年级的8岁男孩从16楼坠下身亡。据知情人透露,孩子坠楼前曾被其父母责备过(本报7月1日5版报道)。近日,南宁银海大道一小区也有一名15岁的孩子因为在学校和老师发生了争吵,回到家中,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了他,孩子一时想不开就从18楼跳下身亡。心理专家提醒,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较弱,缺乏心理调整的机制,建议父母在教育之前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应多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

   事件:连发孩子坠楼事件引思考

  昨日,记者前往事发地广西机电技术学院一教师宿舍区,在发生悲剧的楼房3楼外层,仍然能看到斑斑血迹,触目惊心。

  面对记者的询问,一名老人告诉记者,坠楼的男孩就读于附近小学,是一年级的学生。“孩子很聪明,为什么会想不开呢?”老人叹息着说。谈及发生意外的原因,老人只是简单地说,事发前,孩子曾经被父母责备过。事情发生以后,孩子的父母非常难过,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这么走了。

  不幸的是, 6月3日,南宁银海大道一小区也有一个15岁的孩子,因为在学校和老师发生了争吵,回到家后,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了她,导致孩子一时想不开就从18楼跳下身亡,追悔莫及的父母伤心不已。

  两起事件导致两名孩子的生命就此结束,不仅让人感到惋惜,更引发人们的思考。

   建议:慎重选择教育方式和措辞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选择这样的极端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南宁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资深心理顾问李老师认为,这是父母和孩子存在亲子沟通障碍而导致的悲剧。

  李老师介绍说,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双方老人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其实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形成教育上的“独子难教”的现象。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首先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可以每天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呀?”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而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强调家长重听不重讲的教育方式。

  李老师提醒,现在的孩子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抗压能力较弱,缺乏心理调整的机制,建议父母在教育之前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应多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成年人不一样,在进行教育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孩子都能够理解自己说话的含义,从而口不择言,直接指责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或是惩罚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说出做不到就去死之类的气话,造成孩子的误会,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提醒:及早发现异常以对症下药

  泰炯教育的心理学专家周老师介绍,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比较滞后的,特别是现在社会比较浮躁,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速成龙成凤,因此也让老师在无形中产生了很大压力,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教育。

  周老师说,父母应重视对孩子言传身教,因为父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在教育上一味追求严厉,不注重方式方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伤害自己,看你们会不会伤心”的极端想法。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常表现出急躁、叛逆的行为,父母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和急躁心理而对症下药。

  现在很多家长都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而忽视了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该形成教师、家庭和社会等教育相结合,将教育的情绪调整到平稳状态来面对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不管孩子学习好坏,重在孩子学习获得的积累,注意家长的表达技巧和情绪,去寻找孩子犯错的原因,寻求正确的解决方式。注重沟通技巧,像朋友一样交流,不带有情绪性的责备或是谩骂。周老师表示,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共同承担起孩子心理教育的这份责任和义务。(记者 韦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