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中国县域第一

02.02.2015  21:02

摘要提示: 中共广西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2日介绍,广西宜州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成果丰硕,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

              中新广西网2月2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中共广西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2日介绍,广西宜州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成果丰硕,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

              宜州是桑蚕大市,自2005年起连续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近年来宜州又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市),桑蚕产业已成为宜州市的又一大重要支柱产业。

            黄平权介绍,2014年,宜州市大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业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宜州市桑蚕产业增量提质。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14个,桑园面积达32.5万亩,鲜茧产量4.475万吨,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

              目前,宜州市提前完成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建设大部分发展目标任务,全市茧丝绸加工企业21家,其中缫丝企业10家194组,织绸企业3家,织绸机218台,装机量和缫丝能力分别约占全区总量的1/4,居广西首位,蚕茧生产、茧丝绸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突破40.37亿元。宜州市茧丝绸循环经济实现产值13.25亿元。

              此外,宜州市建成茧丝绸孵化中心,海力特新能源科技园项目、东方丝路织绸项目等工程相继开竣工,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列入了广西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项目。

              黄平权表示,今年,宜州市将立足特色农业优势,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桑蚕质量。当地将推行优质桑、蚕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每个乡镇新增1个蚕沙治理示范点;加强科研、培训及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桑蚕茧丝绸产业增量提质。宜州茧丝绸产业向真丝、服装及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将全力打造“中国丝绸新都”。(完)







唱响“广西财政之歌” 弘扬“广西财政精神”
  ——全区财政系统“迎大庆 颂党恩”歌咏比赛圆满财政厅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广西著名作家彭匈应邀出席我厅财政青年沙龙并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