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家庭小作坊”抱团成就亿元大产业
图为祖母手把手教外孙女学习藤编技艺。
河池日报讯(记者 高东风)“利用玉米皮、仙叶、芭蕉叶、稻草等‘废料’,一家人坐在家里从事工艺品编织,不仅去掉了‘穷根’, 还有了存款、建起了新楼房、买了轿车,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样样都有,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啊!”2月15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大定村天良屯村民蓝银姬深有感触地说。
地苏镇群山环绕,藤蔓交织,由于耕地面积少,依靠发展农业致富的机会小。当地政府因势利导,独辟蹊径,利用山上丰富的植物藤蔓资源,以农户为中心,大力发展传统的民族手工编织产业,逐步形成“家庭作坊”抱团销售的模式,村民硬是靠一双巧手“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摘掉了世代沿袭的“穷帽子”。2014年,地苏镇“家庭作坊”式编织产业实现产值1.36亿元,上交税收157万元,年出口总额1.2万美元,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走在地苏镇的村屯,可以看到很多农户家门前晾晒着编织成品,村民们或在村口大树下、或在民房前,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织藤条。当地流传着“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搞藤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也是当地编织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写照。
大定村82岁的村民蓝美珍一生独自生活,享受政府五保户待遇,生活无忧。有丰富藤条编织经验的她,不想自己掌握的编织技巧失传,就每天到村里编织大户韦永南家里,向晚辈传授编织技艺。“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劳动最光荣,我虽然年纪大了,多做点编织,还可以长寿呢。”蓝美珍笑着说。韦永南说:“去年,通过联合村民各家的‘小作坊’,我做成了几单藤编大生意,收入超过10万元。”
据了解,藤(草)编已逐步发展成地苏镇最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产业,产品从十几种发展到目前的几千种,主要有茶盘、双耳篮、圆箩篮、酒瓶篮、花箩、各种竹帽等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欣赏价值,产品出口到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地苏镇镇长韦涛说:“现在藤编产品不愁订单,村民既可以坐在家里打工赚钱,又可以照顾老人小孩,藤(草)编自然就成为群众喜爱的‘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仅去年的产值就超过1亿元。如今,编织大户们‘抱团’在互联网取得了直接出口权,实现了网上获取订单、网上销售产品,依托信息高速公路,成就了编织富民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