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三举措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10.09.2015 10:42
本文来源: 国土资源厅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步推进以及农民建新居的不断增多,容县用地需求越来越大。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该县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拆旧复垦,变废为宝。前几年,洛湛铁路从该县十里镇江口村经过,在建设一座铁路隧道时,需租用当地一块面积近35亩的耕地作为料场。铁路通车后,这一料场已经失去作用。今年春,该县国土资源局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投入16万元资金,从距离一公里的地方运来优质泥土,将这一废料场重新整理成耕地。近3年来,该县在县底、十里镇27个行政村实施拆旧宅建新村项目,通过对171个地块共42公顷旧居基地进行整理后,其中的37.5公顷的土地恢复为农用地。
二是改直河道,沙滩变地。过去,容县梅江河在经过杨梅镇红石等8个行政村时,由于河道弯曲,河堤不固,每年发洪水时冲毁了两岸不少稻田,造成荒滩连片。为了保护耕地,去年下半年,该县投入1989.78万元,将梅江河道改直,砌起高大稳固的防洪大堤,把被洪水冲毁的稻田及河道改直后的部分旧河和沙滩建成良田,建起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及水土保持等配套工程,新增耕地10.63公顷。今年早、晚二造,这些田地已经分别种上了水稻、玉米、淮山、红薯等经济作物,预计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益260多万元。
三是引来溪水,坡地变田。该县灵山镇灵山村有270多亩稻田由于水利条件差,经常无水灌溉,对发展水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改善当地农田灌溉条件,2013年,该县投资19.6万元,建起一条长1230米,高和宽各0.5米的三面光硬化渠道,将山沟里的溪水引来灌溉农田,既使原来受旱的田块解了渴,又把附近160多亩坡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稻田。2013年以来,该县投入490万元,在县底、石头、黎村、杨村、灵山、杨梅等10个镇共23个村实施土地开垦项目,新增耕地170.45公顷。
本文来源: 国土资源厅
10.09.2015 10:42
广西各级工会开展多彩活动庆“六一”(三)
百色市总工会
本报讯 (总工会
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全区职工演讲比赛在邕举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