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丝:月光菩萨 见证洛阳桥千年史
泉州人常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坐着像老君岩、躺着像洛阳桥”,可见这三处古迹在泉州人心目中的份量。
说起洛阳桥,我曾无数次从洛阳桥上走过,也知晓它的声名在外,每次却总是步履匆匆,不曾仔细地看看。而这次借助“丝路对话”的活动,我再一次来到洛阳桥,正是暴雨过后的洛阳江畔,夜色还未兴起之时,我才有心思认真打量起这座“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来。
在讲洛阳桥之前,先解释下为什么在泉州有一个地方叫“洛阳”。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可以说,现在的闽南语,就是当年盛行一时的官话喔),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据史载,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府东北郊的惠安县与晋江县分界的洛阳江上。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洛阳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为了巩固基石,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桥下挖蛏人。
洛阳桥的建成,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时,潮水尽退,洛阳桥就这样突兀地横跨在宽阔的洛阳江上,桥的两侧,一片绿意盎然,这是一片省内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时不时还会从林中飞出几只白鹭。
近得桥下,却有一条深沟,那是当地渔民挖的回流河,虽看不到“洛阳桥下水倒流”的往日景观,却也给这萧瑟的季节平添了几分机趣。
这时节,桥上依然游人如织。不,确切地说,从桥上往返的都是居住在桥头两岸的本地居民,却极少见到游人。我们的到来,给平日里静寂的洛阳桥,仿佛一下子喧闹起来。
在我看来,名胜大抵都是“远香近臭”,那些与它们近在咫尺者,往往难有细究的热情和心思。洛阳桥于泉州人,便是如此。
早年间,洛阳桥曾一度对外售票才能参观,但此桥在河洛两地人的生活中,还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居民往返两地均由此桥通过,洛阳桥仍是当地居民最便捷安全的通道。而当时来洛阳桥参观的游人并不多,更何况是收取门票,就更加没人来看了。对外售票此举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因此,在推行售票不久,当局被匆忙撤下门禁,恢复自由往来,才得人心。
洛阳桥的举世闻名,要归功于北宋名臣蔡襄。古往今来,蔡襄与洛阳桥之间的故事流传着不少,郁达夫《咏泉州》里有一句“桥上人歌蔡状头”,就点明了蔡襄与洛阳桥的不解之缘,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以致后世人们一提洛阳桥便只想到蔡襄。
如今,在洛阳桥北侧桥头,立有一尊高大的蔡襄石雕像;在南侧桥头,也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蔡襄祠,均是当地人民为缅怀蔡襄在泉为官造福一方、为修建跨海长桥竭尽心智的功绩,自发捐献立像建祠,用以纪念他一生为官忠正、造福人民而奉敬之。
其实,北宋名臣蔡襄当年任泉州太守,在泉州的任期加起来也不过占造桥时间的四分之一。蔡襄本人也不贪天功,其所书的《万安桥记》是泉州的珍贵文物,被誉为文、书、镌“三绝”碑,里面就有明确写明共有十五位修建洛阳桥之人。
据载,洛阳桥古有:一石、一坊、一阁,二镇风,三城,四介士,五井,六朝,七亭,八景,九塔,十三进万安桥院,二十八兽(宿),四十六墩,八十一菩萨,三百六十丈,五百栏杆……至明代,桥两翼曾增加两座镇风塔。如今,我们还能在洛阳桥上的宝箧印塔看到“月光菩萨”神像,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纪年文物,见证了洛阳桥近千年的历史。
大家似乎对桥头那块写着“月光普萨”四个大字的佛塔情有独钟,纷纷靠前留影。不知道他们是否知晓这四字所表述的的美色底蕴?一旁落款的“巳亥岁造”几个字,据此,人们确知桥与两侧之塔的建成时间为1059年。除石碑之外,这是全桥惟一罕见纪年文物,准确无误地记载了这座历时近千年的梁式大石桥建造年代。
四方形塔身的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面刻佛教偈语,东面为梵文,德宇处雕有花卉图案。塔刹为圆盘基座,五级相轮,宝葫芦形刹顶。
民国期间,军方曾把洛阳桥增高并加筑钢筋水泥桥面,以通汽车。抗日战争时期,洛阳桥遭到严重破坏。如今,古桥早已恢复原貌,并严禁机动车通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拔款对洛阳桥进行大修,并在桥梁两侧加建石栏杆以护行人安全。
沿桥南行,到了桥中,见一安于桥面上的界碑,上有“晋惠交界”字样。这里是过去晋江县与惠安县的交界处。远在宋代,能调集两县的民力,合建这座大桥,实非易事。据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整个建桥工程规模巨大,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耗巨资修桥造路而惠及两地百姓,用心为民,在今天看来,更是难得。
继续前行,走完主桥,便到了洛阳桥中亭岛。这里已是古时晋江地界。中亭岛上有数棵参天古榕。榕树下,有多处庙宇亭塔,历代碑刻甚多。
在洛阳桥中亭岛处有一方与求雨有关的石刻,为“西川甘雨”。相传明嘉靖年间,泉州大旱,知府方克听说洛阳江神灵应,步行前来祈雨,一时困倦倚石而眠。梦见神人捎话,可向似“七”字乞求甘雨,果然下起大雨。后见树叶有“西川”二字,明白雨神确是移西川之雨,解泉州之旱,便向皇上奏明此事,将西川改为四川,以免日后有事。后人为纪念此事,遂在祈雨处建亭,并刻“西川甘雨”碑竖于亭中,后来成为历代祈雨处。
泉州濒临台湾海峡,台风频发,掀起巨浪,对洛阳桥产生巨大的破坏,为镇中台风,明万历年间特在桥中增建的两座镇风塔,以求平安无事。
据说旧时唯有站在平坦的洛阳桥上西望,可一览清源山浮烟晴翠的如画美景。然而此刻,我无论如何都看不见清源山的影子,那远处林立的高楼就是答案。我一直认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多考虑一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就会多一分迷人的底蕴,多留给后世一笔无价的财富。
走过洛阳桥,就像走过了一段历史。走在桥上,从众多的桥墩栏杆和塔亭建筑上,可以随时阅读到宋朝以来自然和社会变迁留下的记录。大桥虽然经过大型维修,但结构和形态没有改变,修古如旧。没有画蛇添足,不被人为破坏。各个历史时期受损重修的状况,都能从桥上的石头中寻找印记。
【小贴士】
洛阳古街:从洛阳桥头的蔡襄像往北走,便进入一条骑楼林立的洛阳古街。走进洛阳的三里古街,仿佛进入泉州旧日的风情“画卷”,街巷宛然,骑楼宛然,甚至连寺庙里飘散出的香火气息以及招呼问候的乡音,都是如此相似……甘露井、进士第、张氏厝、暗厅房、大夫第、藏海石、昭惠庙……遥远的历史与切近的市井就这样在老街上空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蔡襄祠:从洛阳桥南往南走,也有一段长达一里的骑楼古街,在古街的尽头,建有一座清代典型殿堂式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是为蔡襄祠,亦名“蔡忠惠公祠”,祀洛阳桥建造者泉州郡守蔡襄。来到蔡襄祠,不可错过这里举世闻名的2方《万安渡石桥记》丰碑。该碑系蔡襄亲自撰文,亲笔题写。《万安渡石桥记》碑文简洁凝练,仅153字,书法精湛,笔力雄健遒劲,刻工传神,世称文、书、镌三绝。东侧的为原碑,西侧为解放后摹刻的。其他还有9方碑刻分立廊下两侧,均系明清两代重修万安桥及蔡襄祠之碑记,其中不乏考证文物和书法艺术价值。
民俗活动:元宵节,洛阳人在洛阳桥游花灯、抬装阁;端午,竞渡的龙舟从活阳桥下出发,唱着“嗦罗莲”的踩街队伍在桥面上嬉笑而过;中秋,人们又扶老携幼上洛阳桥桥来赏月听戏,看“清源倒影”;而最为盛大的、最富特色的,当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祭海神”。
洛阳小吃:
芡薯粉--洛阳盛产地瓜粉(薯粉),每逢婚庆、生孙做大生日,不分贫富之家都要芡薯粉。芡(搅拌)薯粉主要原料有地瓜粉、盐、味精、炒熟花生仁、芹菜、蒜叶、油,佐料有葱、白菜、虾皮等。一锅成品,可供25人左右食用,是名副其实的大锅饭。
剁肉丸--在每年的冬至、除夕、元宵节,洛阳家家户户都要剁肉丸。剁肉丸主要原料有薯粉、五花肉、葱、姜、豆腐渣、盐、味精等。肉丸有和气团圆之意。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泉州东北郊20公里处的洛阳江上,324国道旁的台商投资区洛阳镇。
交通情况:泉州市内乘13路、19路、205路、K701路公交车可达,也可乘往惠安、泉港班车,到洛阳桥下车即到。
图文:@志远天下行 部分背景资料参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