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折射大文明
从传统、简陋、脏乱的土建公厕到到如今干净、整洁、方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南宁,无论是老旧城区还是旅游景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厕所正变得日益整洁,充满人性化,而这些变化都源于南宁市正在掀起的“厕所革命”。
城区
干净整洁成为公厕标配
2月20日,市区到处张灯结彩,一派新春的喜庆氛围,坐在街边休息的张阿姨一脸笑容。
“现在到步行街逛逛,如厕方便多了。”张阿姨抬手所指,正是位于民生路北六里深处的公厕。过去这是个通槽式厕所,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群众路过无不掩鼻快步而过。
经过改造后,这个公厕变得干净了,内部各项设施齐全,蹲坑被分隔成多个带门的独立空间,洗手水龙头等也都更换一新。
“公厕改建后,不但干净卫生,而且通风、采光都很好。”张阿姨说。
在民族会展路口附近有一座移动公厕,主要由金属板构建而成,方便、环保。
“过去我们在这一带想上厕所要到商场里借用,现在路边有了移动公厕,方便多了。”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说。近年来,南宁市在客流密集、城市绿地有限的地方都设置了移动公厕,满足市民如厕需求。
2015年起,南宁市开展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新建、改建696座厕所,涉及全市各县区(开发区)市政公厕,旅游公厕,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的公厕,商场、餐厅、加油站等的公厕,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等的公厕,水利风景区公厕,休闲农业示范点公厕。
在南宁“厕所革命”中,“小厕所”蜕化出“高颜值”,成为街边或景区风景的一部分:民歌湖景区厕所周边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滨湖广场的公厕干净透亮,与街区景致融为一体……此外还设置文明提示语,营造公共厕所文明氛围,促进文明环境与文明意识“双提升”,让干净整洁无异味成为广大公厕的标配。
乡村
简陋旱厕“变身”现代卫生间
“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这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南宁市开展的改厕工程让村民自家“里子”也漂亮起来。
“家里装了抽水蹲厕,用完按钮一按,水一冲,方便又干净。”邕宁区百济镇红星村那洞坡村民黄荣赤家里的卫生间经过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整齐敞亮的瓷砖贴面,抽水蹲厕、热水器、洗手盆一应俱全,和城市家庭现代卫生间没有差别。
改厕之前,黄荣赤家和全村大多数人家一样,有内急的时候就出门上旱厕。“一到夏天,旱厕臭气熏天、蛆蝇孳生,极不卫生。”黄荣赤说。去年底,黄荣赤翻修房子,按照镇里的统一规划,建起了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这种厕所的特点是粪池设有3个格子,由连通管相连,第一格起到截留粪渣、沉淀虫卵和使粪液分层的作用,再经过第二格、第三格的持续贮存发酵,病菌和寄生虫卵基本被杀灭,最终排出的液体可实现无味无害。
红星村坛里坡的村民也是“改厕”的受益者。村民廖文泽去年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家里的厕所进行无害化改造,原来建在屋外几十米远的旱厕改建到了家里,生活更加方便。
“现在上厕所,冬天不冷,夏天不臭,很方便!”廖文泽说。干净、卫生的厕所不仅改变了廖文泽和家人的生活习惯,也改出了农村健康、环保的新日子。
近年来,南宁市全面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行动,农村的传统旱厕正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建设的无害化厕所。2017年南宁市农村改厕完成改造户数112413户,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