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教学迎来全新革命 语文复兴时代来临
京华时报制图 谢瑶
上周五(11月14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中高考语文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英语强化听力能力考查;初一开设物理化学实践课……伴随着一系列新措施的推出,中小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学将进行重大调整,一场全新的教学革命即将发生。针对此次重大改革,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培训业专家,深入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英语 回归本源全面转型
随着《意见》发布,今后的英语教学将更加侧重语言应用能力,鼓励教师留个性化英语作业。专家分析,此次改革实现了英语教育的本质回归,在地球村时代,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应成为一种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将来从教材到授课形式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对教师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即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重点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一直以来,“哑巴英语”已成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通病。此次改革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重点,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如小学毕业时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会唱英语儿童歌谣;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保证一定的英语课外阅读量;高中阶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围绕熟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要“能读懂英语报刊、英语用户手册等,能写通知、邀请函等应用文”等具体培养目标。
针对这一变化,英语教育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胡敏认为,这是真正抓到了英语学习的“命脉”,回归到英语学习的本质。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运用的英语学习方式已不合时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英语教学改革是顺势而变,也是一种倒逼式改革。当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已到了悬崖边缘,现在的孩子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不再是50年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英语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交流的工具,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次改革将真正推动中国的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