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体育“不能作鱼缸里的鱼”

16.08.2015  02:11

  新华网鄂尔多斯8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徐征 张泽伟 王春燕)土家族地方舞蹈“肉连响”,因为舞者一边跳舞一边通过手掌拍打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它不但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已经第五次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刘守红是“肉连响”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名“80”后,还不满30岁的刘守红用各种方法来推广“肉连响”,他在自己家乡湖北恩施大力推动项目进校园,在社区担任义务辅导员。他上过不少综艺节目,还自己拍过微电影,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他还给传统的“肉连响”表演增加了不少的流行元素。

  刘守红说,民族运动会给了非遗项目很好的舞台,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在民族运动会上现场表演,是一种更好的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的观点,在长期研究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饶远看来,需要走得更远。他表示,民族体育就像是河里面的一条鱼,应该在自然环境里生长。

  饶远说:“中华民族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的独特理念,在少数民族体育中更显得生态性的重要。一旦放到体育馆里表演,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特征就完全消磨了。放到了鱼缸里面,这条鱼就长不大。”

  在饶远看来,民族运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能够让众多的传统项目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但从民族体育产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只局限在体育馆当中是远远不够的。他说:“它们有自己的水土环境,应该在山水之间交相辉映。”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的民族文化体育展演包括了丢包、拳术、刀术、射术、放高升等多种体育旅游项目;云南红河州弥勒县的可邑村在著名歌舞《阿细跳月》的基础之上,又系统地推出了阿细斗牛、阿细摔跤等民族体育表演;云南石林风景区以民间公司为投资主体兴建的斗牛场、推出火把节等项目;内蒙古那达慕草原大会,“高空王子”阿迪力多次的达瓦孜极限挑战……饶远表示,这些都是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有益尝试和成功案例。

  饶远说:“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傣族园这样名胜公园景区的模式,比如体育赛事的运作模式,还有乡村节庆文化的模式,餐饮业模式,城市广场模式等,现在谈论得很多的广场舞其实也是一种民族体育。这些模式都有着不少的成功案例。”

  国家体育总局调查统计,目前共有977个民族体育项目,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有676项。饶远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民族体育文化体系,也是非常庞大的市场资源和市场体系。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里明确提出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这对拉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拉动内需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过,饶远同时表示,同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相比,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项目还是“星星之火”,没有形成普遍现象。

  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处长苏玮也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民族体育的产业化任重道远。他说:“民族体育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只有普及度提高了,才有产业化的可能。毕竟产业发展要跟受众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由于市场和产业化严重滞后,又反过来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推广,尤其是缺少资金支持。”

  苏玮透露,从2015年开始天津市财政从体育彩票公益金里划拨10万元给少数民族体育协会用于普及推广工作,这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他同时说:“从开展工作的角度看还是不够的,我们预估除了大赛年外,每年搞项目的推广、教练的培训、基地的建设等至少要20-30万,这还是比较保守的。”

  作为湖北省和国家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人,刘守红说:“每年湖北省会给5000元,国家级给1万元。这些钱用于‘肉连响’的保持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民族体育的发展,饶远认为,民族体育仅依靠市场机制运行是不够的。他说:“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鼓励多元化投资。同时还要坚持自然资源和人文体育相结合、参与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另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收益性和保持性相结合。少数民族体育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的,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咱们国家把现有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到今天不容易,不能一味的追求效益,而是注重文化生态体系的保护。”

  苏玮也表示,民族体育产业化的起步非常困难,需要国家民委、体育总局等部门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发挥孵化作用。他说:“我认为,民族体育的产业化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我们的目标在于推广普及传统体育运动。产业化是推广普及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