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升级之力 齐展腾飞之翼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侧记

12.09.2016  00:35

  同舟共济,二十五载命运与共;聚力升级,合作之翼齐展腾飞。

  9月11日上午,备受关注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厅隆重开幕。

  本届开幕大会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以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合作引擎”为启幕道具,用汇聚11国人民智慧和愿景的“智能芯片”,驱动中国—东盟“合作之翼”,巧妙契合了本届盛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二十五载 命运与共

  在千年丝路的历史长河中,25年只是短暂的一瞬。25年来,中国与东盟建成了服务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自由贸易区,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收获了“黄金十年”,启动了“钻石十年”。

  从1991到2016,中国—东盟从建立对话关系,到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自成功举办以来,每一届东博会开幕大会都紧扣中国—东盟合作的节拍,彰显中国—东盟互利共赢的合作魅力。2004年首届东博会,11国嘉宾将采集自中国、东盟11国母亲河的水汇聚一起,托起东博会的会徽,开启了中国—东盟合作新篇章;2007年东博会,各国嘉宾共同启动合作的“巨轮”,释放出中国—东盟同舟共进的心声;金融风暴的背景下的2009年东博会,启幕嘉宾以点亮灯塔的形式,表明各方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化危为机的信心……在东博会的平台上,中国与东盟始终同呼吸,共命运。

  本届开幕大会开始前,特别安排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在专门设计的“中国—东盟双向高铁票”上签名环节。在构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将继续携手前行,迈向下一个美好的25年。

   凝聚力量 合作升级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通过合作,中国与东盟凝聚了“10+1>11”的无穷之力。本届开幕大会启动“合作引擎”,推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从传统产业迈向现代产业。合作之志,在本届开幕大会上得到升华。

  启幕仪式上,各国嘉宾摇动手柄,“合作引擎”轰鸣启动。随着启幕嘉宾向“合作引擎”插入“智能芯片”,大屏幕上的工业化齿轮幻化为智能化齿轮。

  自2015年第12届东博会首次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迅速进入“快车道”。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建立了首个“铁路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启动整车制造基地项目建设。东博会助力国际产能合作升级,成为国际产能合作强有力的“推助器”。

  本届东博会继续以国际产能合作为重要内容,聚集中国中车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中铁公司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以国际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先导,以交通、电力、工程、信息通讯等装备供给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冶金建材为延伸,以金融服务为支撑,既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又有产能合作论坛、多双边会谈、项目对接及签约等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集“”“”于一体,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产能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比翼齐飞 共展宏图

  “‘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在阐述“一带一路”主张时,生动形象地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双翼。

  开幕大会上,“合作引擎”将汇聚能量的“科技之光”传向舞台上方的“北斗卫星”,驱动“合作之翼”展翅腾飞。启幕嘉宾插入“合作引擎”的“智能芯片”引人遐思。这张代表现代智能科技的形象“芯片”,让人联想到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无人驾驶、高速铁路、航天科技、北斗导航……这些全新的科技成果,通过东博会的平台,引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升级。

  多年来,先进技术作为东博会的常设专题,引领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渐入佳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短短3年多时间内与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多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建成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在东博会平台上,以北斗技术、高铁、互联网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合作方兴未艾,一条“信息丝绸之路”正穿越时空,让千年丝路重焕新生,一幅精心绘制的科技合作蓝图已然成形。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合作引擎”已经发动,“合作之翼”徐徐展开。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与东盟各国将携手展翅,乘风翱翔,再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辉煌。汇聚“10+1”智慧和能量的“芯片”,驱动中国—东盟“合作之翼”。(人民网南宁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