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在柳钢召开

22.10.2015  17:01
10月16日、17日,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主办,柳钢承办的2015年第16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在柳钢会务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年会以“稳定顺行、降本增效、绿色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各钢企的领导、高炉炼铁专家和部分科研院校的高炉炼铁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研究大高炉生产技术,谋求“新常态”下的更大发展。
 
              16日,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天钧在致开幕辞时说,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这是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弊端。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通过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依托自主创新、优化品种质量、深化节能环保、发展电商平台,中国钢铁行业已经成为能够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产业,中国离钢铁强国仅有一步之遥。在这方面,柳钢是同行学习的榜样,经过自我滚动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装备技术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一个立足钢铁主业、多元化经营的先进典型。杨天钧还结合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给钢铁行业带来的机遇、“新常态”下高炉生产的困难和挑战等问题,作题为《新常态下高炉炼铁技术》的专题讲座。
 
              柳钢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在致欢迎辞时说,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如何实现炼铁工序的稳顺、优质、低耗、高效生产,是业界同仁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柳钢通过深入实施低成本战略,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生产组织方针,积极探索大高炉低品位、低品质炉料冶炼技术,加大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力度,在日益严峻的钢铁行业形势下,有效总结出适合柳钢炼铁发展的新路子,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现了绿色炼铁、高效炼铁。柳钢目前已具备年1150万吨铁的生产能力,吨铁燃料比控制在530千克以下,在降本降耗增效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国内先进同行相比,尚有差距。柳钢希望通过此次年会与大家坦诚交流,并就大高炉生产实践中的困惑请教于各位专家学者,认真吸收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炼铁技术不断迈上新台阶。
 
              17日,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钢研新冶集团副总经理沙永志在闭幕式上对年会进行总结时说,此次会议在会议规模、影响范围、涉及领域等方面都属历届年会之首,充分反映了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生产成本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国内钢企走出行业困境的迫切期望。会议期间,专家们结合各钢厂生产实际,就目前大高炉炼铁生产普遍关注的优质、低耗、高效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探讨大高炉实现稳定运行、高效低成本及环保生产的途径与措施,并对炼铁生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下一阶段炼铁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各兄弟企业也通过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加深了对柳钢高效炼铁、绿色炼铁以及炼铁新工艺的了解和认识,互相之间增进了了解,加深了的感情与友谊,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炼铁厂2号高炉、烧结厂氨法脱硫等生产现场。柳钢干净整洁的现场环境、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对节能环保的重视让他们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柳钢推行绿色炼铁、文化炼铁、高效炼铁的做法与经验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王明鉴 李小周 梁攀)